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7篇
  免费   1050篇
  国内免费   521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756篇
口腔科学   621篇
临床医学   5107篇
内科学   952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904篇
特种医学   17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785篇
综合类   6857篇
预防医学   868篇
眼科学   213篇
药学   2035篇
  30篇
中国医学   529篇
肿瘤学   1704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558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1113篇
  2012年   1367篇
  2011年   1426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416篇
  2008年   1394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282篇
  2005年   1291篇
  2004年   1076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940篇
  2001年   834篇
  2000年   602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30岁。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头痛头晕(67%)、心悸多汗(44%)、视物不清(33%)及肉眼血尿(28%)为主要临床症状。尿儿茶酚胺(CA)和(或)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阳性者16例,阳性率89%。经B超、CT、MRI及膀胱镜等检查,肿瘤位于膀胱7例、腹主动脉旁5例、肾门4例、脐尿管1例、盆腔1例。结果 18例中行肿瘤切除术15例,探查术3例。病理诊断良性16例,恶性2例。5例术后3个月~10年复发。结论 尿CA和VMA测定是定性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控制血压和扩容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术后应长期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02.
以“跨界别协作,关顾造口人”为主题的香港造口人协会廿五周年纪念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0~21日在香港举行。  相似文献   
103.
恶性血管外皮瘤(malignant hemangiopericy-toma,MH)是来自血管周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脉管类侵袭性肿瘤,约占脉管类肿瘤的1%[1],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0.2%~0.3%[2],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主要发生部位在躯干、下肢软组织、后腹膜等深部组织,发生于颈部软组织少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后部的恶性血管外皮瘤,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及病理,探讨CT、MRI对头颈部血管外皮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患者 ,女 ,5 5岁。 1 0年前因反复发作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全身抽搐 ,就诊于我院 ,血压 2 1 0 /1 3 0mmHg(1mmHg =0 .1 3 3kPa) ,经多方面检查确诊为左肾上腺占位病变 ,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 ,肿瘤直径约 5cm。在充分术前准备后 ,实施了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血压降至 1 2 0 /80mmHg。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此后近 9年无特殊异常感觉 ,血压相对平稳。本次入院前近 1年 ,再次感觉阵发性头晕、气短、胸闷 ,自行量血压达 2 1 0 /1 2 0mmHg。以高血压收入循环内科诊治。入院测血压 2 2…  相似文献   
105.
彭妃 《微创医学》2007,2(6):608-609
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得到迅速普及,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该手术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1],在临床上已经得到推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我科共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为1~4h,术中出血30~180mL,均未输血,患者术后1~3d恢复进食,并可下床活动,5~10d出院。术后1~3d拔除引流管,10例患者出院时血电解质均正常,血压在105~180/50~100mmHg,7例术后1周血压恢复正常,3…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c-mycmRNA的表达,探讨c-myc在AB和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4例AB、16例OKC和7例口腔正常黏膜(NOM)组织中c-mycmRNA的表达,并将AB按原发、复发、恶变分组,结果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OKC及NOM组织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44/54)、75.0%(12/16)和14.3%(1/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488,P<0.05)。原发组AB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1.0%,复发组为94.7%,恶变组为100.0%,伴随原发、复发、恶变,差异有显著性(χ2=16.912,P﹤0.05)。结论:c-myc表达在AB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c-mycmRNA的表达与AB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伴随其生物学行为变化,c-mycmRNA表达增强;提示c-myc有可能成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7.
对37例结肠造口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林红  冯桂荣 《护理研究》2004,18(1):113-114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50%~60%直肠癌病人需做结肠造口术^[1]。这不仅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同时要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为了提高病人自理能力,帮助病人建立规律排便,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37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LRIG1下调原代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RIGl蛋白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LRIGl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19例星形细胞瘤细胞,用原位杂交检测LRIGl的表达,用噻唑蓝(MTT)法观察EGF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分析培养细胞LRIGl表达和EGF干预后的细胞生长率的关系。结果(75.3±11.6)%的培养细胞表达LRIGl蛋白;EGF促进培养细胞增殖(38.0±14.8)%,EGF促细胞增殖的细胞生长率与LRIGl表达程度呈负相关。结论LRIGl蛋白可能通过抑制EGF—EGFR信号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9.
自1969年Hamdi首次报道L2浆细胞瘤和转移性腺癌行椎体肿瘤切除、假体替代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报道的人工椎体模型,经过一系列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发现,对不同脊柱节段的椎体骨折、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选择、术中放置人工椎体位置的差异,乃至辅加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物,均可对脊柱重建术后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生物力学应用在人工椎体上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0.
负载NDV-ATV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胃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外科》2005,4(3):211-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