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70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84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2561篇
内科学   252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9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302篇
综合类   5309篇
预防医学   764篇
眼科学   489篇
药学   1837篇
  38篇
中国医学   2498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541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961篇
  2012年   1297篇
  2011年   1384篇
  2010年   1277篇
  2009年   1183篇
  2008年   1216篇
  2007年   1169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1039篇
  2004年   864篇
  2003年   806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踝关节X线片分析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踝关节X线片的有关数据,提高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率,以利于早期治疗、提高疗效。方法40例正常踝关节X线片,测量踝关节间隙内侧宽度、上方胫距关节间隙宽度、距骨外侧与外踝胫侧骨重叠影宽度、侧位片距骨与胫骨之间的宽度、下胫腓联合的宽度、胫骨外侧与腓骨胫侧构成重叠的宽度共六组数据。结果踝穴内侧宽度平均(3.8±0.5)mm,正位距胫关节宽度为(3.0±0.5)mm,距骨外侧与外踝的重叠影为(4.1±2.2)mm,侧位片中距骨与胫骨的间隙为(2.8±0.5)mm,下胫腓联合宽为(3.2±0.7)mm,胫骨外侧与腓骨胫侧重叠影宽平均为(7.7±1.9)mm。结论综合分析各组正常值,结合其它骨折改变,超过正常值范围是距骨脱位移位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依据。多组数据改变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2.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1993年10月~2002年1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38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8例进行分析,根据病史、体征、X线征象及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方式与功能恢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随访2~24个月,平均12个月,优5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4.1%。结论合理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适时、恰当的功能锻炼,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4.
患者,女,36岁,发现右踝前肿物15年,加速生长1年入院。患者于15年前发现右踝前方长出一肿物,较小,无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未就诊,此后肿物未长大。一年前患者发现肿物生长加速,至今已有核桃大小,有压痛。查体:右  相似文献   
85.
近二十年来,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出现许多技术:如:椎管减压加卢格氏棒、CD、DISK技术等。近年来,由邹德威教授研制成功的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tri-axes fixalort-AF),具有三维可调整功能,短节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准确有效,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减少了副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损伤脊髓的恢复,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6.
发育性髋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临床表现较隐匿,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对X线、造影、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对发育性髋脱位的诊断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对发育性髋脱位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对本组3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内、外踝采用张力带钢丝、单纯螺钉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者,于踝关节上方2~3cm处用1枚3.5~4.5mm长皮质骨螺钉固定,并于术后6~8周后去除。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后使用CPM进行踝关节锻炼。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5年;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X线评定: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应进行螺钉固定,为避免术后螺钉折断,应于术后6~8周后取出,术中应修补断裂的肌腱韧带,并应强调腓骨的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88.
关节镜在中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和肩关节镜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40岁以上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镜检和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例患者完成最终随访,术后平均随访34个月,优3例,良3例,进步3例。结论中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患者部分可合并肩袖撕裂、肩盂骨折和软骨损伤等,肩关节镜检查是确诊病变及进行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9.
朱江  张跃 《新中医》2005,37(7):72-72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及胫距关节脱位,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治疗不当患者常有踝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慢,影响踝关节功能活动。自1998年5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肩关节为结构不稳、运动广泛的球凹关节。肩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骨关节脱位之一,好发年龄为20~50岁,多见于成年男性,一般的传统整复手法有牵引推拿法、手牵足蹬法和牵引回旋法,患者多为仰卧位,我院1980年~2006年,采用椅子背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268例,均获成功,且省人省力,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