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静脉炎是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2] 炎症局部可因治疗不善而出现慢性硬结、静脉硬化、闭塞、静脉炎后综合征,甚至形成溃疡.以往临床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多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时间长,效果差.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跌打丸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治疗天数明显缩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骨科病人外伤较多,常伴有严重的皮下瘀血,并且局部软组织肿痛、张力大。笔者采用跌打丸对14例皮下瘀血患者局外敷,效果甚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跌打丸与山莨宕碱联合使用对肺癌晚期病人静脉营养液外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静脉营养液外渗病人随机分组行跌打丸联合山莨宕碱外敷、50%硫酸镁溶液外敷治疗。观察记录各组的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结果:跌打丸联合山莨宕碱组与硫酸镁组比较,治愈天数明显减少,疗效更好。结论:采用跌打丸联合山莨宕碱外敷治疗癌症晚期病人静脉营养液外渗,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其方法简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贵红  李江琳  郑兰东  夏荣龙  姜峰 《医学争鸣》2005,26(19):1770-1770
1 临床资料软组织挫伤460(男300,女160)例,年龄5~72(平均38)岁,面部伤86例,躯干伤98例,四肢伤200例,躯干合并四肢伤76例,均为12 h内收治病例. 实验组(n=230)给于龙血竭胶囊(龙血竭胶囊是由植物防卫素和龙血竭皂甙组成)口服,3次/d,每次1.2 g;对照组(n=230)给于跌打丸口服,2次/d,每次1丸,疗程均为6 d.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83.5%,两组间有显著差别(P<0.01). 实验组用药后3和6 d血糖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后总抗氧化能力(TAO, kU/L)均升高(12.5±0.08→42.5±0.03, 12.6±0.05→32.9±0.04),但实验组升高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筋骨跌打丸质量标准.方法:通过TLC对筋骨跌打丸中橙皮苷、大黄进行鉴别;同时采用RP-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橙皮苷、大黄;柚皮苷在0.1030~1.442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1.77%).结论: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筋骨跌打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张旭辉 《陕西中医》2013,(10):1360-1361
目的:观察酒精跌打丸糊剂治疗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传统方法常规术后护理,治疗组术后加入酒精跌打丸糊剂外涂治疗。结果:102例患者中,加入跌打丸外涂治疗的治疗组,护理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P<0.01)。结论:跌打丸外涂治疗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减轻患肢的疼痛和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术后功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跌打丸治疗急性软组织扭伤18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以来,对门诊急性足软组织扭伤病人应用跌打丸局部外敷,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184例,男166例,女18例。年龄在16岁~30岁,98例;31岁~40岁,86例,平均年龄27岁。口服舒筋活血片,5片每日3次。对照组102例,男92例,女10例,年龄在17岁~40岁。平素身体健康。 1.2 临床表现扭伤时间15分钟~30分钟,扭伤局部不同程度皮肤青肿,瘀血、疼痛,不能行走,不但影响生活和学习,有的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19.
商桂芬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22-123
[目的]观察跌打丸治疗肌肉注射后硬结的疗效。[方法]利用跌打丸对肌肉注射后硬结进行局部外敷治疗并用湿热敷法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3.3%,(χ^2=19.8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该方法药源广泛,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薄层鉴别和薄层扫描定量,分析了跌打丸中三七、当归、续断等九味药的特征斑点和半成品、成品中人参皂甙Rg1的含量,可为生产厂家和药检部门制订跌打丸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