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2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82篇
内科学   270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2031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36篇
  6篇
中国医学   6320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笔者自 1999年以来 ,用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 54例获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54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 5例 ,女 19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16岁 ;肾结石 15例 ,输尿管结石 2 5例 ,多发性结石 6例 ,膀胱结石 8例。结石横径均在 1cm、直径 2 cm以内。肾积水不严重 ,无肾功能损害。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部疼痛 ,向同侧会阴部放射 ,部分患者有小便灼热刺痛感 ,尿常规检查出红细胞 ( + )以上 ,均系 B超确诊为泌尿系结石。2 治疗方法 基础方 :金钱草 3 0 g,海金沙、栀子、王不留行、木通、车前仁各 10 g,甘草 5g,沉香…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法综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喋呤、尼美舒利口服;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解毒化瘀汤内服、外洗,消癌平穴位注射,两组均连续用药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研究组总有效率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以及ESR、CRP、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化瘀法综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ESR、CRP、RF下降有明显作用,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3.
侯莉娟  郝银丽 《陕西中医》2009,30(12):1598-1599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三金石韦排石汤(金钱草、鸡内金、石韦、路路通、王不留行、厚朴、枳壳、乌药、通草、川牛膝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94.
中风一病主要呈现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候。本虚者或气虚、或阴虚 ,标实者系风、火、痰、瘀为患。临床观察发现中风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气虚推动无力 ,瘀血阻滞脑络 ,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是中风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立中风证治八法 ,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1 平肝息风法适用于头晕胀痛、耳鸣、卒倒昏迷、肢体震颤或拘挛僵硬 ,舌质红 ,脉弦滑有力为主证者。常选用药物如钩藤、白芍、石决明、天麻、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代赭石、龙骨、牡蛎、玳瑁、羚羊角、怀牛膝、寒水石、生石膏、蜈蚣、全虫、地龙、僵蚕、白花蛇、乌梢蛇等。2 宁心安神法…  相似文献   
95.
吴秀程 《世界中医药》2008,3(4):212-212
笔者自2004年11月-2006年11月,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抑制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淤颗粒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用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肝衰竭的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内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成模后48 h存活率解毒化淤颗粒组高于其他药物组;促凋亡因子Caspase-3在解毒化淤颗粒组肝组织中表达量低,而在其他药物干预组及模型组中则高表达.结论 急性肝衰竭中Caspase-3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程度有相关性,解毒化淤颗粒能下调内毒素肝损伤肝细胞Caspase-3表达并抑制其凋亡效应,降低肝衰竭小鼠死亡率,提示解毒化淤颗粒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可能是其防治急性肝衰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30例)与活血组(31例)。两组均服药两周,两周后对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观察;以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6个月,重点观察生存质量、终点指标发生的情况。结果活血解毒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而活血组治疗后效果不显著(P〉0.05)。与活血组相比,活血解毒组有进一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计分的作用趋势。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药物可降低介入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加味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合并氯氮平组(研究组)80例,单用氯氮平组(对照组)80例.治疗前后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激越分减分率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周研究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72.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72h、1周和2周时BPRS各激越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副反应较少.结论 黄连解毒汤加味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纯西药,并且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9.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发病机制复杂。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单纯水肿性胰腺炎,取得了显著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解毒通络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围绕3种学说: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随着研究逐步深入,细胞因子的不断检出,炎症与免疫在AS形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