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脊柱后凸截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楼宇梁  全仁夫  李伟  韩雷 《中国骨伤》2020,33(2):144-148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脊柱后凸截骨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2例退变性脊柱后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50~71(62.1±12.3)岁;术前Cobb角25.3°~36.7°,平均(28.6±10.2)°。32例患者均使用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根据术中截骨工具不同分为传统工具组(A组,18例)和超声骨刀组(B组,1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平均椎板切除时间、截骨节段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4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单椎板切除时间A组多于B组(P<0.05);截骨节段数A组少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A组均多于B组(P<0.05)。两组术后VAS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硬脊膜、神经及脊髓损伤,无器械操作不当及截骨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进行Ponte截骨安全有效,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同时,能有效节省单椎板切除时间,且安全性、临床疗效不亚于传统工具。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52例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cervical spine,C-OPLL)行颈后路椎板扩大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PCLDF)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使用超声骨刀分为超声骨刀组(A组,20例)和传统枪式钳减压手术组(B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术前血红蛋白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 d血红蛋白、术后6个月JOA评分,并计算JOA改善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红蛋白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 d B组血红蛋白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21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C5神经麻痹、硬膜撕裂、感染、硬膜外血肿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输血过敏、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DF治疗C-OPLL术中使用超声骨刀安全可靠,减压效果与传统枪式钳一致,但具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的病例51例。根据术中切除椎体的工具分为两组。超声骨刀组(A组)应用超声骨刀切除椎体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52.7±7.3岁(37~66岁);传统工具组(B组)应用咬骨钳及高速磨钻切除椎体2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0.5±7.9岁(38~67岁)。记录两组患者椎体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d的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住院时间等。结果:A组切除每节椎体的平均时间为8.3±1.5min,显著低于B组的11.3±1.5min(P0.05)。手术出血量A组为122.6±28.0ml,显著低于B组的163.4±39.0ml(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脊髓损伤或硬膜撕裂,A组出现吞咽困难1例;B组出现喉上神经损伤1例、泌尿系感染1例。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分别为7.2±1.6分与6.8±1.4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3d的JOA评分11.3±1.5分,B组患者术后3d的JOA评分10.9±1.3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患者JOA评分改善率两组分别为(41.7±13.6)%与(40.4±9.3)%,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80±0.89d与6.84±1.06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安全有效,与传统的咬骨钳与高速磨钻相比,应用超声骨刀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全椎板切除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全椎板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超声骨刀组16例(A组,男9例,女7例,年龄58.4±11.7岁)、高速磨钻组20例(B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6±12.4岁)。比较两组间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手术节段、术前JOA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1.7±76.5ml和196.5±93.2ml,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120.6±32.7min明显少于B组159.2±35.5min(P0.05);术后引流量为164.5±84.2ml明显低于B组的236.2±93.4ml(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A组14.6±1.1分,B组14.5±1.6分)均优于术前(A组10.1±1.4分,B组10.8±2.1分,P0.05),但两组间术前、术后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A组(75.1±12.3)% VS B组(70.4±16.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均无持续脑脊液漏及伤口感染病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全椎板切除术中应用超声骨刀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引流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高速磨钻相似。  相似文献   
95.
面中部陈旧性骨折治疗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  郭照中  李焱  王杨  邓艳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47-2648
目的:评价应用正颌外科技术和使用超声骨刀行上颌骨水平截骨术治疗面中部陈旧性骨折造成的面部畸形和咬合关系错乱。方法:经过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咬合导板制作等术前准备后.利用超声骨刀行上颌骨水平(LeFort Ⅰ)截骨术治疗19例主要以上颌骨骨折为主的面中部陈旧性骨折。结果:15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完全恢复,面部外形恢复良好,4例咬合关系及面部外形明显改善,但仍有轻微错袷,通过调袷后.吱合功能恢复比较理想。结论:应用正颌外科技术和使用超声骨刀行LeFort Ⅰ截骨术能够较安全、微创地完成手术,精确地恢复面中部陈旧性骨折患者的咬合关系和明显地改善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上颌磨牙使用超声骨刀行分根术及半切术后行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符合条件的18颗存在严重牙体缺损的上颌磨牙,完善根管治疗后应用超声骨刀行分根术或半切术,必要时做牙冠延长术,根分叉有炎症先行牙周治疗,而后行桩核联冠或腭侧单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 1例患者于1年后失访,其余17颗患牙均能保持良好的咀嚼功能,患者无明显不适,X线片示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行分根术及半切术联合桩冠修复对治疗严重缺损上颌磨牙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7.
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第2230109号超声领域领先制造商———法国赛特力公司于2005年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超声骨刀主要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上颌窦提升等棘手的精细手术。使用Piezotome超声骨刀,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精细的切割手术并且不会损伤软组织。  相似文献   
98.
《广东牙病防治》2011,(9):484-484
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第2230109号超声领域领先制造商———法国赛特力公司于2005年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超声骨刀主要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上颌窦提升等棘手的精细手术。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残留磨牙应用超声骨刀行分根术及半切术后,桩核冠桥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符合条件的31颗下颌磨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应用超声骨刀行分根术或半切术,必要时做冠延长术,根分叉有炎症者先行牙周治疗,而后做桩核联冠或固定桥修复。随访2年。结果除一颗患牙牙周炎进展导致牙周脓肿松动拔除外,其余30颗患牙均能保持良好的咀嚼功能,患者主观感受无明显不适,X线片示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有少量增生。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行牙分根术及半切术,联合冠桥修复对治疗严重缺损下颌磨牙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牙钻在第3磨牙牙胚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拔除的第3磨牙牙胚160例,随机分为超声骨刀+高速涡轮牙钻的实验组与高速涡轮牙钻对照组。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术中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症9例。对照组术中并发症11例,术后并发症22例,2组方法差异显著(P<0.01)。手术完成时间实验组为38.71±19.58分钟,对照组为37.56±18.69分钟,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骨刀+高速涡轮牙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神经及软组织保护性好、施力准确、易于控制,可大大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