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9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1329篇
预防医学   205篇
药学   4522篇
  2篇
中国医学   438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和尿样中5-氨基水杨酸(5-ASA)及代谢物乙酰-5-氨基水杨酸(Ac-5-ASA)浓度的HPLC方法,并进行5-ASA缓释片Pentasa的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使用荧光检测器,以丙酰-4-氨基水杨酸为内标,用衍生化法使样品中的5-ASA丙酰化,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直接进样.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TMC18,流动相为0.1mo1/L乙酸溶液乙腈三乙胺(460400.4,V/V/V)的混合液.测定6位健康志愿者口服1000magPentasa后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结果血浆中5-ASA及代谢物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尿样中为0.2~200μg/ml,血浆和尿中药物与代谢物的回收率在95.3%~106.2%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均在052%~9.22%范围内.Pentasa口服后5-ASA和Ac-5-ASA的血药浓度在3~4h内达到峰值,分别为1.55和3.11μg/rl,AUC分别为6.90和26.32μg/(ml@h),60h内尿中排泄了口服剂量37.1%的药物.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用于5-ASA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2.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晶型与血(尿)药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衍生物(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丁)的晶型与血(尿)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正常人空腹口服各不同型晶粉,定时收集血、尿标本,用杯碟法测定血、尿药含量。结果: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粉,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结构图形、溶解度及生物有效度的特性。结论:凡是稳定的晶型均具恒定的结构及生物有效度,利福霉素类药物的含水量,对其晶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干燥失重,不是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盐酸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CF)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给大鼠灌胃5,10,20mg.kg^-1CF后,测定在不同时间各组织和体液中CF含量。结果和结论:CF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一室模型,t1/2为2.03-2.17h,达峰时间tmax为1.0h,Cmax和曲线下积分面积AUC均随剂量的升高线性增大。给药后CF在组织中广泛分布,但几乎不存在于脑和脂肪组织,尿、粪及胆汁中原形药物总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22.1%,其中给药72h从尿排泄的原形药累积量相当于给药量的20.6%,在0.2-5.0mg/L^-1浓度范围内,CF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2%-97.0%。  相似文献   
84.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头孢克罗血浆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乙腈直接沉淀血浆蛋白,以头孢拉定为内标,建立了适合人血浆中头孢克罗分离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在48cm×50μ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上,选择50mmol/L磷酸二氢钠-12.5mmol/L硼砂(pH8.08)为运行缓冲液,操作电压20kV(+)→(-),压力进样12psi×s,柱上紫外265nm检测,头孢克罗和内标头孢拉定在6.5min内获得了理想的分离,内源性物质不干扰高效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血药浓度在0.25~2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5),绝对回收率大于90.5%,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5%,并成功地应用于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头孢克罗普通胶囊后血药浓度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萘丁美酮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萘丁美酮的活性代谢物6-甲氧基-2-萘乙酸(MNA)浓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萘普生作内标,甲醇∶0.02m ol/L醋酸盐缓冲液(pH3.0)为74∶26 作流动相,用YWG-C18 柱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血浆样品在pH3.0醋酸盐缓冲液存在下,用二氯甲烷萃取,回收率高,在270nm 波长下检测杂质峰少。该法标准曲线在0.5~64m g/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 g/L,萃取回收率为88% ~94% ,方法回收率为96% ~102% ,日内相对标准差小于3.5% ,日间相对标准差小于5% 。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适用于萘丁美酮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用  相似文献   
86.
杨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999,19(3):8022-95612
目的对97例次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寻剂量与浓度、浓度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结果21例血药浓度为10~20mg/L的患者中,有效11例(52.4%),无效9例(4.3%),中毒1例(4.8%)。47例患者口服日剂量均为0.3g,血药浓度<10mg/L的有31例(66.7%),10~20mg/L的有8例(16.7%),20~30mg/L的有5例(10.6%),>30mg/L的有3例(6.3%)。结论苯妥英钠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大:特殊情况下应监测游离浓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氟奋乃静癸酸酯对氯氮平血浓度是否有影响。方法:在氯氮平达到稳态浓度以后,测一次氯氮平血浓度,然后在注射氟奋乃静癸酸酯一周以后,再测一次氯氮平血浓度。结果:在注射氟奋乃静癸酸酯前后,氯氮平血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氟奋乃静癸酸酯与氯氮平联用不增加氯氮平使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8.
氯丙嗪对氯氮平血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精神卫生》1999,12(2):75-76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分离测定体液中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西梭霉素和乙基西梭霉素等5种氨基苷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间接光度检测(HPLC-IPD)法。方法:在流动相中加入具有紫外检测响应的检测剂烟酰胺,用紫外检测器直接测定紫外吸收很差的上述5种药物。C18固定相,流动相为含烟酰胺05mmol·L-1、庚烷磺酸钠5mmol·L-1和磷酸005mol·L-1的甲醇-乙腈-水(27∶18∶55)混合溶液。结果:血清和尿样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6%,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6%。并测定了肌注此类药物病人的血清和尿样品。结论:该法适于体液中氨基苷类药物检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老年癫痫患者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老年患者丙戊酸钠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老年癫痫患者30例,连续服药1周以上,于早晨服药前抽取静脉血3 mL,HPLC法测定浓度。结果:每天剂量<0.8 g组,平均浓度为(41.1±5.6)mg·(-1);每天0.8 g组,平均浓度为(60.5±14.3)mg·L~(-1),每天剂量>0.8 g组浓度为(72.2±26.4)mg·L~(-1)。结论:老年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治疗很有意义,但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个体化给药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