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644篇
  免费   12313篇
  国内免费   10750篇
耳鼻咽喉   1777篇
儿科学   1746篇
妇产科学   2390篇
基础医学   12608篇
口腔科学   8643篇
临床医学   37522篇
内科学   14854篇
皮肤病学   1101篇
神经病学   5701篇
特种医学   12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9篇
外科学   46660篇
综合类   82451篇
预防医学   15271篇
眼科学   3407篇
药学   30668篇
  429篇
中国医学   21701篇
肿瘤学   5384篇
  2024年   1638篇
  2023年   5547篇
  2022年   4897篇
  2021年   6542篇
  2020年   6808篇
  2019年   6786篇
  2018年   3307篇
  2017年   5747篇
  2016年   6955篇
  2015年   7932篇
  2014年   13494篇
  2013年   14022篇
  2012年   17806篇
  2011年   19212篇
  2010年   17528篇
  2009年   17123篇
  2008年   19153篇
  2007年   17235篇
  2006年   15551篇
  2005年   16470篇
  2004年   13536篇
  2003年   12339篇
  2002年   10085篇
  2001年   9065篇
  2000年   6866篇
  1999年   5248篇
  1998年   4480篇
  1997年   3971篇
  1996年   3550篇
  1995年   2914篇
  1994年   2296篇
  1993年   1493篇
  1992年   1145篇
  1991年   1107篇
  1990年   892篇
  1989年   983篇
  1988年   314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194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 本文将采用micro-CT 技术对人颈椎寰枢椎骨的显微结构作研究分析。方法: 采用micro-CT
技术,选择不同的扫描协议,对同一样本人体颈椎寰枢椎骨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协议下骨骼的扫描结果,选择最
优的扫描协议,分析人体骨骼的骨小梁等显微结构的信息。结果: Micro-CT 扫描结果显示,在Bin1&High 扫描协
议下采集的图像,能够清楚的看到颈椎寰枢椎骨内骨小梁的显微结构,并且可以得到骨体积/全体积、骨表面积/
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间隙、骨小梁模式因子和皮质壁厚等参数信息。结论: Micro-CT 是研
究骨小梁的显微结构变化,骨密度变化,骨松质和骨皮质的变化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髌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解剖复位,未发生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12~18个月内患者均再次入院拆除内固定。根据Lysho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分,优良率96.00%(48/50)。结论对髌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特点,内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接受小切口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后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合手术配合,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1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2±15.14)岁,均不合并下肢神经症状,病椎分别位于T91例,T115例,T129例,L18例,L24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4±3.22)个月。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骨水泥渗入椎间盘内3例、椎体前侧2例、椎管内静脉丛1例;但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23±1.45)分、(2.24±0.49)分、(1.97±0.62)分,ODI分别为(81.21±9.32)%、(22.13±7.62)%、(21.81±8.23);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ummell病,采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0.4 mL/100 g的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 mg/kg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的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的极限载荷和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摘要】 报道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家族性黑棘皮病1家系。先证者女,4岁,自1周岁时,颈部、腹部出现黑色斑片,近年来逐渐扩大至唇周、躯干前部。腹部皮肤全反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见乳头环下延扭曲及沟壑结构,乳头环内可见中高折光颗粒结构。先证者父亲及祖母既往有类似病史,但随着年龄增长色素沉着自发性消退,仅有局部皮纹增粗。采集先证者及父母、祖母外周血,对先证者外周血DNA行Panel靶向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FGFR3基因14号外显子c.1949A>C(p.Lys650Thr)错义突变,Sanger测序验证证实先证者及其父亲和祖母均存在此突变。诊断:家族性黑棘皮病。  相似文献   
39.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01-100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博特医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骨再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观察组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近端骨折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当骨折移位明显或骨折不稳定时常需手术方法治疗。骨近端骨折大多无明显移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段;对于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经皮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针、肩关节置换等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骨折类型和术后并发症,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