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50篇
  免费   2019篇
  国内免费   2076篇
耳鼻咽喉   153篇
儿科学   184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660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9741篇
内科学   8025篇
皮肤病学   258篇
神经病学   432篇
特种医学   22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9112篇
综合类   15819篇
预防医学   4842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5401篇
  92篇
中国医学   5196篇
肿瘤学   279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266篇
  2022年   1170篇
  2021年   1361篇
  2020年   1449篇
  2019年   1484篇
  2018年   848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1377篇
  2015年   1660篇
  2014年   2802篇
  2013年   2969篇
  2012年   3775篇
  2011年   4076篇
  2010年   3885篇
  2009年   3801篇
  2008年   3738篇
  2007年   3679篇
  2006年   3300篇
  2005年   3098篇
  2004年   2591篇
  2003年   2205篇
  2002年   1862篇
  2001年   1602篇
  2000年   1208篇
  1999年   1240篇
  1998年   1221篇
  1997年   935篇
  1996年   825篇
  1995年   694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381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单钉-棒固定在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式。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在手术前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单钉-棒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54例。术中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注意保留病椎有血供的部分和无明显破坏的椎间盘,以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注意行椎管前侧减压。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异体髂骨 自体碎骨、或钛网 自体碎骨的方法修复,安置单钉-棒时注意对移植骨块适当加压。患者术后卧床10d左右,然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本组共有41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7~31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患者所有的结核病灶均顺利愈合,植骨稳定,无明显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折断,其中37例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脊柱后凸角平均矫正达23°,患者术前伴有的神经症状也大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前路单钉-棒内固定不仅能够维持胸、腰椎结核手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移植骨块的脱位、塌陷和骨不愈合的发生,而且可以最大范围地减少融合节段,减少术中创伤,故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运用表面电极记录快速上肢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多裂肌在上肢3个运动方向中的潜伏期差值[(-17&;#177;11),外展(0&;#177;11)ms,后伸(4&;#177;16)ms]与最长肌[前屈(-2&;#177;13)ms,外展(13&;#177;14)ms,后伸(22&;#177;14)ms,腰髂肋肌[前屈(1&;#177;12)ms,外展(12&;#177;10)ms,后伸(23&;#177;10)ms]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对62例应用ZH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术前和术后X线、CT等检查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复位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骨折椎体高度恢复至94%,椎体高度丢失率为4.6%,脊髓神经损伤者除2例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认为ZH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75.
手部腱鞘结核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腱鞘结核临床上较为少见 ,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从而导致患者手功能的损害。我院自1990年至1999年共收治5例 ,现将经验教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病人中 ,男3例 ,女2例 ;右手4例 ,左手1例 ;年龄43~78岁 ,平均60岁 ;病程3月~2年。首诊症状 :腕掌部滑膜鞘结核3例以手部肿块就诊 (其中尺侧滑液囊感染2例 ,桡、尺侧滑液囊同时感染1例 )。手指腱鞘结核破溃并发细菌感染2例 ,以手部创口溃烂流脓经久不愈就诊。其中 ,既往有结核病史者2例。治疗方法3例腕掌部滑膜鞘结核误诊腱鞘囊肿 ,术中发现结核性肉芽肿行病…  相似文献   
76.
77.
78.
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996-2001年,环椎环椎管减压,结合具有钉杆角的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横突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治疗128例病人,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128例病人脊髓神经损害无加重,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伤椎高度恢复理想,Cobb角明显减少,植骨融合成功108例(占84.4%),术后部分病例出现伤椎复位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好,应重视植骨融合以获得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疾病之一。卡介苗可以使人获得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经过初种和复种的儿童,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方法。1988年,我区进行卡介苗普种,本院负责拉萨市西郊78个单位。为了评价这次接种质量,进一步探讨卡介苗在人体内维持时间,为复种时间提供可靠的依据,1991年10月,我们对拉萨市第七中学小学部调查了在1988年10月接种卡介苗的5个班级123名  相似文献   
80.
张礼英 《河北医学》1996,2(3):258-258
胃及十二指肠结核的X线分析(233000)安徽省蚌埠市中心血站张礼英结核是一种常见病,但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者甚为少见,本文报导6例,其中胃结核2例,十二指肠结核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抗痨治疗好转1例,其中合并肺结核2例,肺门淋巴结1例(已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