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1篇
  免费   1476篇
  国内免费   2311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07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971篇
内科学   753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620篇
特种医学   16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170篇
综合类   9098篇
预防医学   93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528篇
  36篇
中国医学   4252篇
肿瘤学   246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758篇
  2020年   707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751篇
  2015年   893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451篇
  2012年   2071篇
  2011年   2363篇
  2010年   2119篇
  2009年   2075篇
  2008年   2088篇
  2007年   2017篇
  2006年   2013篇
  2005年   2101篇
  2004年   1807篇
  2003年   1656篇
  2002年   1328篇
  2001年   995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776篇
  1998年   652篇
  1997年   638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脊髓损伤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存活时间延长,需长期卧床患者明显增多。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预防与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1]。其中Ⅲ、Ⅳ期压疮因其组织损伤重、治疗困难,是护理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2]。目前,Ⅲ、Ⅳ期压疮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尚不满意[2-5]。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收治多发Ⅲ、Ⅳ期压疮患者10例,给予长期住院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992.
<正>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本病的发生与维生素B12缺乏密切相关。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必需的辅酶,其缺乏引起髓鞘合成障碍导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还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其缺乏常引起恶性贫血。维生素B12摄取、吸收、结合与转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中自身免疫反应对神经根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每组24只。造模后10 d、20 d、40 d,每组随机抽取8只,测定左后肢痛阈;检测动脉血中CD4+、CD8+T细胞比例及血清中TNF-α表达;HE染色观察神经根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在10 d、20 d时,左后肢痛阈、CD4+、CD8+T细胞比例及TNF-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40 d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10 d时腰神经根横断面髓鞘部分崩解,呈空泡变;20 d时最严重,40 d时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在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早期,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及TNF-α对神经根损伤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乙酰左旋肉碱(Acetyl-1-carnitine,ALC)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乙酰左旋肉碱组(ALC组)每组12只。Sham组只暴露脊髓,不打击;SCI组采用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ALC组在打击脊髓后15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300 mg/kg的乙酰左旋肉碱。Sham组和SCI组均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取出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进行检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量,用TUNEL法观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明显增加,神经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1);与SCI组相比,ALC组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乙酰左旋肉碱可以减轻氧化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线粒体氧化损伤、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生理盐水50μg/kg,腹腔注射)、利拉鲁肽组(50μg/kg,腹腔注射),每组12只。采用Allen’s法制作SCI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其余二组行椎板切除并打击。模型建立24 h后取受损脊髓,提取脊髓组织线粒体,分别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Cyt-C与caspase-3表达,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利拉鲁肽组较SCI模型组脊髓组织线粒体中GSH的含量明显有所升高,而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JC-1法示利拉鲁肽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较SCI模型组明显有所提高(P0.01)。Western Blot法和TUNEL法分别显示利拉鲁肽组大鼠脊髓内Cyt-C、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数较SCI模型组明显有所减少(P0.01)。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SCI后线粒体氧化损伤,保护线粒体膜电位,减少Cyt-C释放,降低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SCI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促神经再生复合剂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即时制备以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节苷脂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剂(N6,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15594.1);将N6按不同剂量分别注射入大鼠L2、3水平的蛛网膜下腔、尾静脉、肌肉和腹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再按治疗剂量分别注射入大鼠L2、3水平的蛛网膜下腔、尾静脉、肌肉和腹腔,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按治疗剂量体外行凝血和溶血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无死亡;亚急性毒性试验前后实验动物的体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对脑和脊髓无不良刺激作用,对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肠道、脑和脊髓组织无伤害作用;N6在体外对溶血、凝血功能无影响。结论:N6鞘内注射具有良好的的生物安全性,可以作为新型药物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对现代战创伤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配戴改良往复式步行矫形器(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ARGO)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比较分析SCI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与其步行能力(下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及时空参数等)之间的关系,探讨重建SCI患者步行能力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且配戴ARGO进行步行训练的完全性SCI患者15例,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应用Spearman秩和相关性检验对SCI患者的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与其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时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的步频和跨步长分别为(34.9±1.97)step/min和(95.7±10.39)cm。髋关节摆动角度及髋关节伸展和屈曲时相的角速度分别为(45.28±4.84)°、(22.34±1.96)°/s和(121.35±10.54)°/s。SCI患者的步速(rs=0.914,P<0.001),跨步长(rs=0.926,P<0.001),助行架的压力均值(rs=-0.877,P=0.001),骨盆的旋转角度(rs=-0.926,P<0.001)和髋关节摆动角度(rs=0.963,P<0.01)与SCI平面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骨盆的异常运动、髋关节摆动幅度的受限及上肢的过度负载是完全性SCI患者步行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SCI患者应接受一些能够降低其过度生理负荷的康复训练方法,从而改善其重建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调查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22例,收集数据做统计分析,脊髓损伤患者95.23%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发生抑郁的几率较高,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消除或减轻了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康复的决心和回归社会的自信。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成人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4年收治确诊的62例成人脊髓型结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型结脑占同期住院结脑13.9%,除具有发热及脑膜刺激征外,以截瘫、尿便障碍和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循环通路存在不同程度梗阻,脑脊液常规生化并非完全符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ADA活性明显升高,虽然细胞学呈混合性细胞反应,但是嗜中性粒细胞比例较低,平均仅为17.7%,尿便障碍较截瘫恢复早,治愈率为61.3%,病死率为3.2%,后遗症发生率为35.5%,复发率为1.6%。结论脊髓型结脑治愈率低,后遗症发生率高。结脑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可有效预防一部分脊髓型结脑的发生,以H、R、S(E)、Z为主的四联18~24个月抗结核治疗方案适用于脊髓型结脑,适宜剂量地塞米松和长疗程的放脑脊液并鞘内注药治疗可以提高脊髓型结脑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00.
陈圆圆  杨红燕   《护理与康复》2018,17(5):96-98
总结1例自发性脊髓出血致突发双下肢瘫痪患者的护理体会。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准确的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的肌力及感觉变化,强化双下肢的功能锻炼;评估患者头痛及神经根疼痛情况,分阶段的实施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括约肌功能状态,做好尿潴留及便秘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多途径补充营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寻求家属心理支持。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症状缓解,康复期缩短,肌力恢复5级而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