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813篇
  免费   26955篇
  国内免费   25231篇
耳鼻咽喉   5017篇
儿科学   5294篇
妇产科学   4569篇
基础医学   36762篇
口腔科学   7005篇
临床医学   56812篇
内科学   37284篇
皮肤病学   6885篇
神经病学   16536篇
特种医学   153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7篇
外科学   32125篇
综合类   125063篇
预防医学   22194篇
眼科学   5431篇
药学   44595篇
  485篇
中国医学   27050篇
肿瘤学   36936篇
  2024年   2966篇
  2023年   9780篇
  2022年   9447篇
  2021年   11329篇
  2020年   10755篇
  2019年   11528篇
  2018年   6478篇
  2017年   9939篇
  2016年   11558篇
  2015年   12874篇
  2014年   19518篇
  2013年   19790篇
  2012年   26714篇
  2011年   29404篇
  2010年   26970篇
  2009年   27294篇
  2008年   30578篇
  2007年   27935篇
  2006年   25954篇
  2005年   26464篇
  2004年   21582篇
  2003年   18787篇
  2002年   15332篇
  2001年   13503篇
  2000年   10430篇
  1999年   8645篇
  1998年   7064篇
  1997年   6154篇
  1996年   5496篇
  1995年   4731篇
  1994年   4031篇
  1993年   2688篇
  1992年   2463篇
  1991年   2211篇
  1990年   1791篇
  1989年   1999篇
  1988年   572篇
  1987年   424篇
  1986年   367篇
  1985年   244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91.
李文波  陈炯  杜敏  雷春  汤厚阔 《腹部外科》2007,20(6):350-351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胰岛细胞瘤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经手术治疗,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非功能性细胞瘤3例术后腹部症状消失。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中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切除胰岛细胞瘤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肾小管一间质纤维化(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RT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途径,RTF特征是正常肾小管和肾间质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所代替而导致间质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RTF的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动物实验证实,在不伴有RTF的肾脏疾病中,肾功能恶化的趋势较缓。因此,进一步探索防治RTF措施,对延缓终末期肾病的进程,延长患者寿命意义重大。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因其在抗RTF中的积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了目前防治RTF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993.
无痛酚复方制剂在睑部及颈部扁平黄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瘤病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潜在性高血脂的一种皮肤表现,其中扁平黄瘤以皮肤橘黄色或棕红色斑片为主要表现,不能自行消退,发生于眼睑及颈部的扁平黄瘤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治疗上可采用电灼、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及化学药物治疗等。2003年7月~2006年11月,我们采用自配药物雀斑净(无痛酚复合制剂)治疗眼睑及颈部扁平黄瘤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4.
食管良性狭窄,是非恶性病变所致狭窄以外的多种食管狭窄,也包括兼性狭窄即Barrett’食管,本文是临床上常见的几种不同病因食管良性病变所致狭窄。作者收集2001年12月至2005年6月病例63例,包括腐蚀性狭窄、良性肿瘤性狭窄、神经肌肉病变性狭窄以及术后狭窄。本组疾病的正确处理不但能迅速纠正病人的营养消耗状态和各种并发症,而且远  相似文献   
995.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更新,近年来医学基础研究呈现出飞跃式发展。人们利用不断发展开发的新技术,对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下就泌尿系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及我国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活化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方法完全福氏佐剂和3%角叉菜胶前列腺内注射造成CP/CPPS模型,脊髓插管给药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Propentofylline干扰CP/CPPS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疼痛模型组、药物干扰组脊髓节段(L6和S1)背角的胶质细胞的活化和P物质的定性定位,并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观察三组脊髓背角P物质的变化。结果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阳性细胞数疼痛组明显增加,药物干扰组明显减少;P物质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且疼痛模型组明显增多,药物干扰组明显减少。结论胶质细胞活化是CP/CPPS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变化的重要原因,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的应用将是治疗CP/CPPS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97.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分布及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DN大鼠足细胞分布及排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DN模型组、氟伐他汀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实验10周末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TP)、血清总胆固醇(TC),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以检测尿液足细胞(UPC)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的分布。结果DN模型组UPC、TP、TC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氟伐他汀治疗组TC、UPC及TP较DN模型组均降低;对照组GLEPP1正常、DN模型组呈节段性明显缺失、氟伐他汀治疗组缺失较轻。UPC与TP呈正相关,与TC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尿液中脱落足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氟伐他汀可减轻DN大鼠尿蛋白、降低胆固醇、减少足细胞脱落及排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肺灌注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保护功能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行放疗的Ⅲ期NSCLC患者24例,分别行PET-CT和SPECT定位,图像传至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根据SPECT图像确定功能肺(FL)和非功能肺(NFL),FL是指放射性计数为最大放射性计数的30%以上(包括30%)的区域,其他区域为NFL。肺灌注受损分为4级:0级,无灌注受损;1级,肿瘤及其周围局部肺灌注受损;2级,达1叶肺灌注受损;3级,超过1叶肺灌注受损。根据SPECT图像提供的肺功能信息制定IMRT计划进行优化,尽可能降低FL的照射体积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优化前后的IMRT计划的肺组织剂量参数变化。结果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灌注缺损,其中肺灌注受损1级8例,2级6例,3级10例。根据SPECT提供的肺功能信息优化IMRT计划后WLV和FLV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FLV降低程度更加明显。优化后WLV10、WLV15、WLV20、WLV25、WLV30和FLV10、FLV15、FLV20、FLV25、FL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SPECT图像提供的肺功能信息优化IMRT计划以保护Ⅲ期NSCLC功能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全身照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基因-放疗方案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模型,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 Gy 局部照射和0.075 Gy 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通过3H-TdR标记方法检测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观察各治疗组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的作用。结果 在pEgr-IL18-B7.1基因治疗方案中,单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常规多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相比,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以通过促进CTL和NK细胞毒效应,上调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肿瘤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及联合移植应用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观察BDNF和N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BDNF对内源性和外源性N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s,BrdU标记.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组(MCAo组);B组(MCAo+BDNF组);C组(MCAo+NSCs组);D组(MCAo+BDNF+NSCs组),每组16只,移植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用免疫组织化学行BrdU、nestin、BrdU/NSE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移植后的2、4周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A组5.3±0.5、5.3±0.5;B组4.0±0.8、3.8±0.5;C组3.5±0.6、3.5±0.6;D组2.0 ±0.8、1.8±1.0,D组显著好于其他3组(P<0.05),B组与c组显著好于A组(P<0.05).nes.tin阳性细胞数:A组1.24±1.13,B组2.59±1.44(P<0.05),BrdU阳性细胞数:A组0.52±0.68,B组1.65±1.10(P<0.05).BrdU阳性细胞数:C组6.08±1.52,D组10.26±1.96(P<0.05),BrdU/NSE双阳性细胞数:C组1.74±1.04,D组3.58±1.20(P<0.05).结论 BDNF和NSCs移植单独及联合应用对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BDNF对内源性NSCs的激活、增殖有促进作用,对外源性NSCs的增殖、迁移及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