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91篇
  免费   2278篇
  国内免费   985篇
耳鼻咽喉   514篇
儿科学   407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2198篇
口腔科学   1919篇
临床医学   7744篇
内科学   2619篇
皮肤病学   659篇
神经病学   910篇
特种医学   26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199篇
综合类   18576篇
预防医学   3388篇
眼科学   1740篇
药学   6908篇
  123篇
中国医学   6741篇
肿瘤学   1139篇
  2024年   297篇
  2023年   1247篇
  2022年   1104篇
  2021年   1399篇
  2020年   1480篇
  2019年   1304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1092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1846篇
  2014年   3152篇
  2013年   3343篇
  2012年   4132篇
  2011年   4363篇
  2010年   4012篇
  2009年   3849篇
  2008年   4538篇
  2007年   4151篇
  2006年   4070篇
  2005年   4095篇
  2004年   2856篇
  2003年   2665篇
  2002年   2139篇
  2001年   1826篇
  2000年   1460篇
  1999年   1168篇
  1998年   940篇
  1997年   831篇
  1996年   681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459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112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56% vs. 23.21%,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混合痔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究L型挡板加压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效果及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10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择期行右上肢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行SCBPB时均将L型挡板紧贴于超声探头头端,注药时试验组加压L型挡板,对照组未加压。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麻痹情况、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30min后,试验组患者不同呼吸状态下膈肌的总麻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静呼吸时膈肌完全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呼吸时膈肌部分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中毒、神经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L型挡板加压行SCBPB能降低膈肌麻痹的发生率,同时加快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恢复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不同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LE)的短期临床疗效,探索ESW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120例LE患者分为A、B、C和D 4组,均使用ESW治疗4周,各组的能流密度分别为0.06、0.08、0.10、0.12 mJ/mm2。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24及48周,比较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肱骨外上髁炎功能评估(patient-rated tennis elbow evaluation, PRTEE)评分及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 按时间点比较,各组VAS评分治疗前最高,治疗后48周降至最低(P<0.05),4组患者满意度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患者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A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按组间比较观察,治疗前各组患肘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和48...  相似文献   
994.
以互联网学习平台为基础对医学生血液内科的学习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该方法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进入课堂后,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求知的热情。课上引入PK赛制,提高参与意识、增强学习兴趣。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方法在血液病的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成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UKA、TKA将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对照组(n=72),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胫骨机械轴夹角(HKA)、胫骨后倾角(PTSA)、股骨远端外侧角及股骨远端外侧角(MPTA)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UKA相较TKA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优点,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正>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是指因上半身长期处于不良姿势,造成相关肌群功能失衡,进而引起颈肩背部疼痛不适、胸闷、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的一种亚健康状态[1]。UCS常见的体态是圆肩、驼背、头前倾[2]。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纠正局部的肌肉失衡来治疗UCS,常用的方法有运动疗法、肌肉能量技术、针灸和推拿等[3]。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4例PHFs患者(2019年6月~2022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7)、B组(n=37)。B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A组接受MIPPO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骨痂生长、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及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3d、7d, A组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组骨痂生长评分更高(P<0.05);肩关节上举及外展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血清OPG水平更高,血清RANK、RANKL水平更低(P<0.05)。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62%(8/37)相比,A组2.70%(1/37)更低(P<0.05)...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回顾性研究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诊断腰椎峡部裂Ⅱ度滑脱并行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进行评估,其中34例接受Mis-Tlif手术,23例接受Open-Tlif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随访评估患者疼痛、功能、滑脱复位率及融合率。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Open-Tlif组(P<0.01)。Open-Tlif组出现2例硬膜囊损伤、3例下肢麻痹、2例伤口感染,Mis-Tlif组出现1例硬膜囊损伤、2例下肢麻痹、无伤口感染,Mis-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pen-Tlif组(P=0.032)。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Mis-Tlif组术后2 d及末次随访均低于Open-Tlif组。两组患者术后腿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滑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pen-Tlif与Mis-Tlif均能有效治疗腰椎Ⅱ度峡...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多参数设置在优化低剂量胸腹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行低剂量胸腹部CT扫描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选用GE 64排CT扫描仪开展检测,4组iCT管电流均设置为17 mAs,其中A、B两组均以Dose Right扫描,C、D两组固定管电流扫描,其中A组管电压120 kv、B组管电压100 kv、C组管电压120 kv, D组管电压100 kv,其余扫描参数4组均保持一致。比较4组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变化及辐射剂量。结果 A组、B组肺窗、纵隔窗、腰大肌iDose4、IMR图像质量评分高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肺窗、纵隔窗、腰大肌iDose4、IMR图像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iDose4图像SNR、IMR图像SNR高于C组、D组,A组iDose4图像SNR高于B组,A组DLP、ED高于B组、C组、D组,B组mGy、mSv低于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和总结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盛丽先教授诊治小儿鼻源性UACS的门诊病案共621例,处方数915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控制,采用EDC系统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聚类、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鼻源性UACS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 结果 ①中药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共开方915次,用药170种,应用中药11091味次。使用频次达到500以上的共有六种,分别为甘草、桔梗、浙贝、炒苦杏仁、蝉蜕、白芷,是盛丽先教授临床治疗小儿鼻源性UACS的核心药物。②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置信度降序排列,关联系数最高的组合为“白芷+浙贝+桔梗→甘草 99.19%”。进一步做二阶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是“甘草-桔梗”和“甘草-浙贝”,三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为“桔梗、甘草→浙贝”、“桔梗、甘草→炒苦杏仁”,四阶关联规则以 “浙贝、桔梗、甘草→炒苦杏仁”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不考虑先后顺序,浙贝、桔梗、甘草、炒苦杏仁四者配伍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排在前四位,是盛丽先教授自拟用治小儿各种咳嗽的基础方“治咳六味汤”的重要组成。③通过变量聚类分析,高频药物可分别聚为5类、4类、3类,演化出3-5种药物核心组合、数个药对和十余种方剂。④复杂网络分析揭示了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鼻源性UACS时巧用小方和药对,如桔梗-甘草、蝉蜕-僵蚕、桂枝-芍药、川芎-白芷等。结论 ①中药频数分析提示盛丽先教授经验用药的核心药物为甘草、桔梗、浙贝、炒苦杏仁、蝉蜕、白芷。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浙贝、桔梗、甘草、炒苦杏仁四者配伍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排在前四位。②常用的药对为桔梗-甘草、蝉蜕-僵蚕、桂枝-芍药、川芎-白芷、葶苈子-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枳壳-白术等,临床收效满意。③盛丽先教授善于化裁古方,变量聚类分析揭示了其常用的经验方为苍耳子散、疏宣七味汤、治咳六味汤、消食化痰汤等,使验方的有效性、科学性进一步得到验证,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