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9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362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213篇
内科学   153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385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713篇
综合类   6231篇
预防医学   913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3781篇
  29篇
中国医学   821篇
肿瘤学   19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1147篇
  2011年   1179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1229篇
  2007年   1126篇
  2006年   950篇
  2005年   1043篇
  2004年   969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中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时间、恢复时间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病例9例,血液灌流病例70例,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2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数量,观察出血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CVVH中1例在治疗第27h发生,血小板计数最低10×109/L,停用肝素48h血小板恢复正常;血液灌流中1例在治疗1h后发生,血小板最低67×109/L,停用肝素60h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血液净化应用肝素抗凝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血小板,对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外,必要时应用皮质激素和止血药物,间断输注血小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研究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及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机理。方法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对12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81.7%(49/6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6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58.3%(35/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缺血半暗带及时间窗有重要意义,抢救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②进展性卒中与完全性卒中的区别在于病程的进展速度,时间窗可能延长。③尿液酶能溶解血栓,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抑制GMP-140的释放,阻止血栓形成的进展。低分子肝素使抗血栓作用与抗凝作用相分离,二者合用,作用互补,风险降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小剂量嚷氯匹定、低分子肝索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索、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氯匹定,观察2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小剂量噻氯匹定、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UK组和对照组。UK组UK10万U60min内静脉静滴,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1)治疗后15d时UK联合低分子肝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2)治疗过程无一例发生脑出血。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和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UAP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疗效为1周。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日耗量(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效果肯定,且安全,并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96.
钟雪清 《右江医学》2006,34(4):456-457
血液透析一般采用肝素抗凝,但对高危出血的病人用肝素会加重出血[1]。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83例合并出血的病人进行无肝素透析426人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83例患者中,男47例,女36例;年龄7~60岁,平均年龄40.8岁,其中尿毒症晚期合并消化道出血52例,挤压伤综合征引起急性肾衰26例,多囊肾破裂出血5例。2.透析方法①透析器的选择及准备:选用抗凝性能良好的仿膜透析器。将透析器和各管道连接,并把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内的福尔马林消毒液排尽,然后用1000 ml生理盐水冲洗并排尽空气,再用500 ml生理盐水加肝素20 mg,血泵以10…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2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h 1次,连用7天。观察治疗30天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死亡、心绞痛、Q波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2组无明显出血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非趼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8.
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的方法。方法蛙心插管改为从右主动脉插入;插管时保持蛙心内血液的正常循环;在任氏液中加入肝素。结果实验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87±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88.89%、83.33%、0.00%;对照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140±1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76.47%、69.23%、23.53%。2组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进离体蛙心制备过程中的几个环节,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提高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率,降低了凝血率,为后续的灌流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乙酰肝素酶(HPA)并建立该酶的稳定表达细胞株。方法:构建包含人乙酰肝素酶全长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paFL,转染CHO-K1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通过RT-PCR,Western-blot分析与鉴定蛋白的表达;用荧光HPLC法检测蛋白的活性.结果:在CHO-K1细胞中成功地表达出有活性的人乙酰肝素酶,并获得该酶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人乙酰肝素酶稳定表达细胞株,为其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次,每12小时一次,连用7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8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KPTT较治疗前延长,Fg减少,但均未见严重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