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10篇
  免费   3515篇
  国内免费   6983篇
耳鼻咽喉   708篇
儿科学   613篇
妇产科学   897篇
基础医学   7725篇
口腔科学   2788篇
临床医学   19353篇
内科学   7895篇
皮肤病学   1211篇
神经病学   2135篇
特种医学   3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1篇
外科学   9409篇
综合类   25356篇
预防医学   7520篇
眼科学   1206篇
药学   9419篇
  83篇
中国医学   4569篇
肿瘤学   3448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1333篇
  2022年   1130篇
  2021年   1453篇
  2020年   1592篇
  2019年   1416篇
  2018年   814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831篇
  2015年   2371篇
  2014年   4429篇
  2013年   4581篇
  2012年   6301篇
  2011年   7579篇
  2010年   6525篇
  2009年   6624篇
  2008年   9602篇
  2007年   7869篇
  2006年   6826篇
  2005年   7736篇
  2004年   5409篇
  2003年   4125篇
  2002年   3054篇
  2001年   2629篇
  2000年   1870篇
  1999年   1601篇
  1998年   1233篇
  1997年   1125篇
  1996年   934篇
  1995年   879篇
  1994年   748篇
  1993年   422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420篇
  1990年   400篇
  1989年   397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病机理仍未阐明。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非经典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在母胎免疫耐受上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了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LA—G的表达,探讨HLA—G在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的围产期处理方法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折本院25例产前子痫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输温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治疗。其中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15例。结论产前子痫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关系密切,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妊高征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防治产前子痫要特别重视防治D IC。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及时输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是治疗产前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黄红艳 《医学文选》2006,25(4):642-644
目的对DF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分析,了解其临床变化。方法45例DF组的年龄、病程、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检测值与NDF组比较。结果DF组与NDF组比较年龄大、病程长(P值〈0.01~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bg)比NDF组高(P〈0.01~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而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NDF组低(P〈0.01~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O)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人积极控制血糖及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调脂、降低血黏度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目前治愈腹股沟疝的唯--.办法。传统腹股沟疝手术修补方法,如Bassin法。Halsterd法等,由于是将不相同的组织结构高张力缝合,病人术后复发率10%~15%。1989年Rutkow医生首次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997年7月起已逐步在国内推行。我院自1999年开始施行疝环填充式张力疝修补术踟余例,其中局麻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试论学校组织变革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涵什么是学校组织变革?学校组织为什么要发生变革?在了解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涵之前,我们先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加以分析。学校组织是其环境的产物,因为学校是由社会中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供与求所维系的,同时又反过来支持着社会中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供与求[1]。罗伯特·欧文斯在《教育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把教育过程描述为一个系统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1)学校从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如社会中的知识、价值观念、期望目标和资金)的输入;(2)学校内部发生的过程(包括组织结构、人、技术和工作目标等子系…  相似文献   
66.
食管癌肉瘤(carcinosocoma)少见。文献对其组织来源性质认识不一[1-4],因此又称为鳞癌伴梭形细胞间质、假肉瘤、梭形细胞癌、息肉状癌等。本院自1990~2002年共诊断20例食管癌肉瘤,统计资料均经复核证实,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0~2002年我院共收治食管癌肉瘤20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光暴露与非光暴露皮肤中增殖细胞抗原的表达。方法:组织芯片按文献报道方法制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SP法)检测,一抗为1:100鼠抗人单克隆抗体。结果:36例光暴露皮肤组织中14例(38.9%)阳性;19例非光老化皮肤中18例(94.7%)阳性(χ2=4.2,P<0.01)。结论:光暴露部位皮肤组织PCNA蛋白表达较非光暴露部位皮肤组织表达明显减少。日光对细胞增殖因子的表达起抑制作用。推测日光对皮肤组织的增生能力有阻滞作用,加速皮肤老化。  相似文献   
68.
我们自1985年以来,应用皮(肌)瓣为245例患者行组织缺损的修复及器官再造术,收到满意的效果,其中5例失败,成功率为97%,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9.
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探讨修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方法8例患者,1例为瘢痕癌,7例均为车祸致中下段软组织损伤,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应用腓肠肌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7例,1例远端少部分坏死。结论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修复方式,可满足多种创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拇趾背皮瓣在手指背电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区级医院做这样复杂的手术是本刊选登此文的理由。但要提醒读者,不要忘记显微外科手术适应证选择的三大原则,即在效果相同情况下能用简单手术就不用复杂的显微外科手术;能用邻近组织就不用游离组织移植.只能用次要部位组织修复重要部位组织。如本文中有10例拇指背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示指背(桡)侧岛状皮瓣(可带肌腱)、示指背侧转移皮瓣、第一掌骨背侧皮瓣或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等,无论从手术成功率、皮瓣功能和外观都比游离躅趾背皮瓣更合适。对另外10例手部较小皮肤缺损,选用邻指皮瓣或邻指翻转筋膜瓣修复;较大皮肤缺损可选用掌背(尺、桡侧)岛状皮瓣、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指侧方皮瓣等修复。也可用传统皮瓣修复。王澍寰院士在“指端植皮的选择与晚期疗效”中曾说。很多邻指皮瓣的边缘与正常皮肤已融为一体,几乎找不出植皮所在,说明手部皮瓣在外形上具有其他植皮无可比拟的优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