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67篇
内科学   818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1567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59篇
  16篇
中国医学   461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单、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一般情况下,就可获得清晰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1]。但是DSCT冠状动脉造影依然有困扰图像质量的问题存在。本研究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进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的50例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心率患者DSCT冠状动脉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心率患者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2.
1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机体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发血管阻塞或狭窄,导致机体心肌血氧不足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常并发急性心力衰竭[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机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临床症状有体液潴留、呼吸困难、乏力等[2]。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若未得到有效及时治疗,严重者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3]。故本研究分析曲美他嗪联合呋塞米及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辨别病情的变化,并予以正确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极其重要。中医舌诊具有无创、简单易行、可重复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中,指导临床。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舌诊可以判断其临床证型、评估病情变化、指导临床用药。同时,患者的舌象可以反映其内在病理变化,与机体的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另一方面也验证了舌诊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故本文通过查找近些年来,舌诊与冠心病的相关文献资料,来探讨中医舌诊在冠心病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并进一步推广中医的传统诊法及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无症状与症状性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和影响因素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收治的5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根据情况又分为稳定组和复发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50例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情况又分为稳定组和复发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结果 1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为8.0%,对其出现卒中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发现,卒中与颈部超声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有极为紧密的关系;2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出现卒中,有11例复发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为22.0%,对其出现卒中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发现,稳定组在规律抗血小板药的服用上与复发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发脑卒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和脑卒中疾病复发与否,无显著差异。结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疾病的复发率比较高,这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规律与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患者有关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健康教育;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好,其脑卒中的发生和颈动脉斑块、DM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应当强化对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法治疗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FSG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期复诊的方法,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补气活血法对尿蛋白(UTP)及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时有效率为73.68%,6个月时有效率为81.58%。治疗前后患者UTP及Scr较前均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可以降低UTP及Scr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卫玉康  马震宇 《河南中医》2014,(9):1705-170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房性早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通痹宁心汤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试验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下降≥20%、三酰甘油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上升≥0.26 mmol·L-1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房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8.
和殿峰 《中外医疗》2013,(12):92-92,94
目的探讨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丹参滴丸及消心痛片口服治疗,观察组63例给予给予自拟滋阴活血汤及消心痛片口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1,P>0.05),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糖控制配合滋阴活血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脂含量,改善血流变及心电图情况,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的而且也是有效的外科方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接受该手术者超过80万,老年人占55%以上。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两周。比较两组疗效、氧化损伤因子含量(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心室功能(包括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5)。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对照组分别为(50.17±5.67)nmol/ml、(72.69±6.80)U/ml、(5.97±1.15)nmol/ml,观察组分别为(56.39±4.07)nmol/ml、(82.36±5.39)U/ml、(4.60±1.64)nmol/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8.63、5.30,均P<0.05)。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对照组分别为(98.91±10.65)ms、(9.57±2.40)m、(8.20±1.98)L/min、(0.62±0.07)%,观察组分别为(82.36±11.30)ms、(12.36±2.39)m、(7.36±2.17)L/min、(0.71±0.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6.38、2.22、6.11,均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对缺血心肌的损伤程度,提高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