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470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23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魏永敬 《西南军医》2008,10(3):56-5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因腰部、双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余。缘于2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部钝痛,夜间较重,休息后稍缓解,后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在外院做CT检查发现“L3-4椎体平面占位性病变”,随到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腰椎无畸形,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弯腰受限,双下肢活动不灵活,肌力Ⅲ级,双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阳性反应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HUT及SNHUT,阳性反应441例,(男113例,女328例),分析SNHUT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出现心律失常341例(77.32%).发生快速心律失常119例(34.90%),以窦速多见,不同性别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同年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缓慢性心律失常222例(65.10%),以交界性逸搏心律多见(61.71%),次为窦性停搏(23.87%)、房性逸搏心律(12.16%),在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3例窦性停搏者心脏停搏时间3-37s不等,33例达严重反应类型.结论 混合型长时间心脏停搏(>5s)发生率高于心脏抑制型.应积极预防并处理严重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3.
1病例 患者,男性,53岁。患精神分裂症27年。患者于2006年9月21日因精神症状复发,家属在3天内自行将氯氮平增至375mg/d、舒必利增至1200mg/d口服。服药后患者出现头晕,行走困难,家属疑为系突发脑血栓,遂将上述药物全部停用,并于综合医院进行CT检查显示脑萎缩。4天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大汗,肢体僵直,大小便失禁,高热伴咳嗽,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994.
我们报道一例患有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产妇的麻醉处理,这种综合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可能随产程及分娩生理的变化而恶化。我们讨论对患有此类疾病产妇的麻醉相关问题,并提出麻醉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与直立倾斜试验(TTT)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查体、DCG、心脏超声、脑血流图、脑电图等检查,排除癫痫、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等疾患,考虑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者,则进行TTT试验。(1)动态心电图检查:每例患者记录24h,监测导联为CM1,CM3和CM5,应用回放式计算机分析系统,分析和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与晕厥的关系,(2)直立倾斜试验检查:让患者倾斜站立于60°~90°的倾斜板上15min,每分钟测血压,并连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如诱发出晕厥或类似平时晕厥发作症状则停止试验。对未诱发出症状者,则让患者再平卧5~10min进行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结果29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经DCG检出心源性晕厥91例(31.0%),TTT检出VVS149例(50.6%),仍不能查明晕厥原因54例(18.4%)。结论DCG是诊断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阴性时也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DCG对未发作VVS者几乎无价值,而TTT对VVS的诊断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白薇为萝科鹅绒藤属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等症。直立白薇多生于山坡或树林边缘,分布于东北、中南、西南以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西、福建、湖北等地;蔓生白薇多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地[1]。直立白薇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2,3],这类成分广泛存在于同属植物中。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不明原因晕厥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tilt table test,TTT),试验全程行心电,血压监护,结果:TTT诱发晕厥16例,阳性率40%(16/40),其中基础倾斜试验诱发晕厥3例,阳性率7.5%(3/40),发生严重反应5例,占诱发晕厥者的31.2%(5/16),结论:T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虽为无创检查,但严重反应并不少见,应于试验前严格筛选病人,试验中及时对症处理,减少严重重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98.
肿瘤引起的低磷软骨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性,40岁,因骨痛6年,加重伴乏力1年入院。1997年始渐觉双膝关节疼痛,负重和行走时明显,休息后症状可缓解。2002年因站立,行走困难在骨科诊断为“双侧髌骨软化症”,并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半月板修整术”,术后症状无改善。2003年9月因全身乏力,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入本院风湿科住院检查,发现低磷血症后转入内分泌科。  相似文献   
999.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2岁,于6小时前突感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行走困难,但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视力语言障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自测血压140/90mmHg,口服“北京降压零号”1片,头晕症状缓解,但右侧肢体仍感无力,故来我院诊治。入院专科查体:右侧上肢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1000.
本例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存在3种类型的神经系统损害:多巴胺敏感性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病、肌纤维内肌管聚集。能否用一元论来解释多部位损害亦或本例患者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疾病是讨论的关键。其中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本例患者临床上主要症状的责任疾病,但不能解释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理改变,需要多因素分析。本例患者十余年大量饮酒和糖尿病可以是周围神经病的原因,而且有文献报告在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肌肉活检标本中见到肌纤维内管聚集现象。尽管本例DRD患者肌肉病理亦发现管聚集现象,但不能说明二者之间有相关性,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并存,因此,对于明确的DRD患者没有必要做肌肉活检。由于本例患者同时存在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和糖尿病,正如病例讨论中许多医生提出线粒体疾病的可能性,为此可以通过肌肉活检进行诊断或排除诊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