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6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9篇
口腔科学   511篇
临床医学   992篇
内科学   29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科学   294篇
综合类   775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3篇
  4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背景 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因心力衰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CRT的患者共121例。CRT有反应定义为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反之为无反应。根据CRT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CRT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房Sa和SRa,评价基线左心房Sa和SRa对CRT疗效的影响。结果 CRT术后共有70例(57.9%)患者纳入有反应组,51例(42.1%)患者纳入无反应组。有反应组术后6个月Sa和SR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a与SRa呈负相关(rs=-0.7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a(OR=5.039,P=0.020)和Sa(OR=1.094,P=0.010)是CRT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OR=4.913,P=0.002)、QRS时限(OR=1.041,P=0.005)、E/A(OR=0.309,P=0.008)和肺动脉收缩压(OR=0.950,P=0.013)。结论 基线Sa和SRa是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RT术后有反应者左心房收缩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IgG4相关唾液腺炎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5月—10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诊断为IgG4相关唾液腺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变率比值法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法,对治疗前、后患者下颌下腺进行弹性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影像学特点及疗效。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双侧下颌下腺无痛性肿大超过3个月,血清IgG和IgG4浓度均异常升高,下颌下腺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符合IgG4相关唾液腺炎。治疗前弹性超声成像显示腺内大范围蓝色区域对应低回声区,应变率比值(SR)较正常腺体减小而剪切波速值(SWV)较正常腺体增大,表示该区域腺体质地比正常腺体明显较硬。所有患者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随访,临床表现原本肿大的下颌下腺明显消退,触诊质地软化,血清IgG和IgG4浓度明显下降,弹性超声显示蓝色区域范围明显缩小,黄色和绿色区域范围增大,对应SR增大而SWV减小,客观且半量化地反映腺体质地较治疗前软化。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测量SR或SWV,可以客观半量化地反映病变唾液腺质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辅助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诊断,并初步评价疾病的严重性和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BI-RADS-US诊断标准与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活检或手术治疗的90例女性患者的110个乳腺肿块。应用BI-RADS-US诊断标准(A组)与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B组)对肿块性质分别进行诊断,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A组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0.4%(47/52),特异性为81.0%(47/58),准确性为85.4%(94/110);B组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2%(49/52),特异性为87.9%(51/58),准确性为90.9%(100/110)。110个肿块中,BI-RADS-US诊断标准正确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数为94个,误判16个,SR测定正确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数100个,误判10个,行配对设计χ2检验后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进行判断,可弥补BI-RADS-US误判率低的缺点,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技术与多层螺旋CT对于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患者,年龄6581岁,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取得病变的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和CT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的SR值,计算SR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建立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Youden指数最高的临界点确定SR的诊断界点。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多层螺旋CT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良性病变105例,恶性病变58例。良性病变SR值为1.389±0.878,恶性病变为3.235±1.54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52,P<0.05)。SR在良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1.6%、83.9%、68.3%和91.5%;恶性病变分别为93.1%、72.6%、78.4%、57.4%和96.4%。ROC及AUC为0.869,95%可信区间为0.76581岁,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取得病变的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和CT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的SR值,计算SR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建立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Youden指数最高的临界点确定SR的诊断界点。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多层螺旋CT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良性病变105例,恶性病变58例。良性病变SR值为1.389±0.878,恶性病变为3.235±1.54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52,P<0.05)。SR在良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1.6%、83.9%、68.3%和91.5%;恶性病变分别为93.1%、72.6%、78.4%、57.4%和96.4%。ROC及AUC为0.869,95%可信区间为0.7650.901,SR的诊断界点为1.88。多层螺旋CT与SR值在良性病变中的符合率分别为81.9%和94.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5),在恶性病变中的符合率分别为69.0%和9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75,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Hedgehog(Hh)信号在牵张力调控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颅顶骨成骨细胞,应用Flexcell 4000TM加力系统施加3%和6%的2种牵张应变。用N端Hedgehog重组蛋白(N-Shh)、Hedgehog通道抑制剂环巴胺(cy)和机械通道抑制剂三氯化钆(GdCl3)对成骨细胞进行干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采用SAS 8.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牵张力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以6%牵张应变更显著;牵张力仍能促进经cy处理后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但这种促进作用能被GdCl3抑制。结论牵张力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上调Ihh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种植外科的进展,大量垂直向和水平向骨增量技术得到了发展。许多种植患者存在垂直向骨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增加垂直向骨量;但垂直向骨增量相对于水平向骨增量难度比较大,预见性较差,往往易致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垂直向骨增量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引导骨再生技术和牵张成骨术是2类较常用的垂直向骨增量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一定的应用,本文对其在垂直向骨增量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下颌骨颏部节段性缺损弧形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弧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骨颏部节断性缺损过程中,不断变化方向的牵张力对新骨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颏部节段性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把简化后的弧形牵张器有限元模型置入截断后的下颌骨,模拟弧形牵张成骨,并测量在弧形牵张成骨过程中下颌骨整体位移及其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在未考虑唇颊侧软组织作用的前提下,弧形牵张成骨形成的新骨向舌侧生长,重建的下颌骨弧度较原下颌骨弧度变小。von Mises应力主要集中于牵张器在下颌骨的固位处。结论:在弧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骨缺损过程中,牵张力本身就促使新骨组织向舌侧生长,从而使重建的下颌骨弧度较正常时小。此项研究为临床上如何克服弧形牵张成骨所形成的下颌骨弧度较小的不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运用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1-06—2012-06对6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分成2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正常组及左心室肥厚组。同时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检查。记录左心房的应变(S)、应变达峰时间(ST)、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SR)、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ESR)、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ASR)、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达峰时间(TASR),以及左心房舒张末期应变率峰值达峰时间心率校正值(TASRc)。多组间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ESR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MI正常组相比,左心室肥厚组的ASR显著降低。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降低,当左心室出现肥厚时,心房功能降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