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24篇
  3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例肾脏EAML(其中1例为复发病例),复习其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肿瘤均主要由具有多形性和不典型性的上皮样细胞组成,部分区域有明显的血管周上皮样排列;可见出血和坏死;并可见静脉内瘤栓;淋巴结内可见上皮样肿瘤细胞累及。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包括淋巴结内肿瘤)HMB45、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波形蛋白弥漫阳性;S-100、melanpan和CD68散在阳性;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AE1/AE3、CK7、CD117、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SA)、结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20、CIM5RO、CD30、CD15、嗜铬素(CgA)、突触素(Syn)、bcl-2、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p53均为阴性。电镜检查可见一些肿瘤细胞内有黑色素小体样的致密颗粒、肌丝、密体,肿瘤细胞外可见不连续的基膜。2例患者手术后10个月状态良好,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血管周上皮样排列、寻找经典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结构和肿瘤细胞表达HMIM5和SMA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而细胞的不典型性、出血坏死和核分裂象可能只表明肿瘤的恶性潜能:淋巴结受累、肾静脉瘤栓不是恶性的诊断依据:只有远处转移才是恶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患者手术切除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根治性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乙肝相关cHCC-CCA患者40例。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al,RFS)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患者术后1年、1.5年、2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7.5%、15.0%和2.5%,无复发生存中位时间为11.4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微血管癌栓分型M2(HR 4.196,95%CI 1.147~15.357,P=0.030)、非解剖性肝切除(HR 2.551,95%CI 1.051~6.193,P=0.039)、术前乙肝病毒载量>100 IU/mL(HR 3.391,95%CI 1.090~10.557,P=0.035),是影响乙肝相关cHCC-CCA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微血管癌栓分型为M2、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前乙肝病毒载量>100 IU/mL可能是影响乙肝相关cHCC-CCA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混合型便秘(MC)是一种同时有慢传输型便秘(STC)和出口梗阻型便秘(OCC)临床表现的功能性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由于M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的诊断方式、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治疗效果欠佳,常称之为顽固性便秘。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有关MC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现况文献进行综述,为MC临床诊治寻找新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等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48例混合型肝癌患者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并统计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结果全组48例患者以男性居多,为34例(70.8%);结合完整随访资料(40例)来看,术后1年生存率为62.5%(25/40),1.5年为30.0%(12/40)和3年为22.5%(9/40)。经单因素生存分析。烟酒史、侵犯肝被膜为平均无进展时间(PFS)的主要相关因素,烟酒史、侵犯肝被膜和肿瘤多发,以及切缘阳性等为总生存时间(OS)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烟酒史、侵犯肝被膜、切缘阳性和肿瘤多发等是影响混合型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混合型颈椎病采用针灸结合蜡疗、中频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混合型颈椎病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牵引与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针灸、蜡疗、中频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14d治疗后治疗优良率为100%,患者头痛消失平均时间为,颈肩痛消失平均时间为(10.1±1.2)d,眩晕消失平均时间为(9.6±2.2)d。结论在混合型颈椎病治疗中,在药物与牵引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蜡疗、中频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8.
49.
背景:成组设计资料的比较研究,比较的是两组或两组以上反应人群某反应变量测量结果的差异,这种设计类型资料的Meta分析理论上比较成熟和完善,但研究者或系统评价者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Meta分析时仍面临不少困境。组间差异比较研究需根据反应变量的结构慎重选择不同的效应量。目的:探讨成组设计资料的Meta分析中针对不同结构反应变量效应量的选择情况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博硕数据库1990/2009及Pubmed数据库1979/2009有关组间比较研究结局变量为连续性、二分类以及两者混合型研究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方法学文献,排除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结局变量以连续性或二分化两种形式呈现在研究文献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可能更适用,但转换为百分数分析后存在的问题是切点的确定可能过于武断,而且连续性变量二分化处理后失去了部分信息。针对这种情况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仍面临着巨大的方法学挑战。文章在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即基于等级贝叶斯模型的贝叶斯重构法,将克服切点值确定的武断与信息缺失的缺陷。  相似文献   
50.
陈赞宇   《中国医学工程》2013,(1):34+37-34,37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混合型肝癌患者为试验对象,同时选择40例胆管细胞癌和4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项目的临床检查,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病理学资料、治疗方法和血液学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只有5例患者在术前得到了确切的临床诊断,其余35例患者均经过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混合型肝癌,确诊率与其他两组患者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性肝癌具有病情进展较快、恶性化程度较高和术前确诊率较低等特征,且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