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9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70篇
预防医学   106篇
药学   1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1.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中医辨证食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92.
论“百病生于气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正涛  沈鹰 《天津中医药》2008,25(5):388-390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气学说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基线,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作用.为了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试以"百病生于气"立论,在学习理解气的相关知识及其与疾病发生和演变关系的基础上,从气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气机失调及其危害性以及临证从气论治的理论和实践等角度,对"百病生于气"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93.
《中医药通报》2008,7(5):66-66
按咳嗽一证,有从外而人者,有从内而出者。从外而入者,风寒暑燥火之邪干之也。客邪自外而入,闭其太阳外出之气机气机不畅,逆于胸膈。胸中乃肺地面,气欲出而不出,咳嗽斯作矣。定有发热、头疼、身痛一段。风邪干者,兼自汗恶风;寒邪干者,兼无汗恶寒;暑邪干者,兼口渴饮冷,人困无力;湿邪干者,兼四肢沉重,周身觉冷而酸疼,不甚发热;燥邪干者,兼吐痰胶粘,喜饮清凉;火邪干者,心烦脉洪,小便短赤饮冷。  相似文献   
94.
方法:从气机、自主神经两方面探讨抑郁症与呼吸的相关性。目的:为帮助抑郁症患者寻找一条简便、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结论:正确的呼吸方法不仅能够调节抑郁症患者全身的气机,同时对于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也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对抑郁症具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  相似文献   
96.
此文从纵的方面概述气机升降学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先秦《黄帝内经》奠定升降学说的理论基础,建树以后继续发展的支架;东汉.张仲景蝇未明言升降,然升降理论始终贯穿于临床证治,并曲尽运用之妙;魏晋以至唐宋的医家对升降学说的贡献不著;鑫凶学派急鸣,从不同角度充实升降学说的内容;明清名医辈出,探颐索隐,承前启后,推动了或降学说的普及与发展,建国以业,今哲时贤阐幽妆微,新见迭出,不仅丰富升学说的内涵,而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五脏者,藏精而不泻”作了分析,认为五脏之精藏中有泻,阐述了五脏之精“泻”的两种形式,并指出五脏以通为用,疏通调达五脏气机是治疗多种内脏病和延缓衰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8.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中医妇科的常见病,治疗颇棘手,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痛苦。祖国医学无“不孕”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散见于“无子”、“带下”、“断绪”、“瘕瘕”、“经迟”等篇章中。患者多因经期不调,腹痛且胀,腰尻疲痛,婚后数年不孕而就诊。中医认为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郁、痰湿、血瘀、湿热之邪为患,损伤脏腑功能和任、带二脉受阻,致胞脉气机阻滞不能摄精成孕,现将近年来各医家对治疗本病的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9.
夏翔先生认为脾胃升降失常、肝失疏泄是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大法.辨治中强调标本兼顾、病证结合、脏腑相关.重视理气药物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姜琳 《东方药膳》2005,(1):42-42
麻 黄是常用中药,性温、味辛微苦,入 肺、膀胱经,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等功效。《本草正义》称:“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本草通玄》亦指出:“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传统上,麻黄多用于风寒外束的表实症和喘咳症,以及水肿兼有表症者。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麻黄具有抗菌、消炎、升压、兴奋 α和 β肾上腺能受体而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而呈现升高血压等新的功效;所含的麻黄碱能使排尿次数减少( 足够量甚至会造成尿潴留) 。这些发现,加深了对麻黄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