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46篇
耳鼻咽喉   167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602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1595篇
内科学   25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66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3篇
综合类   2592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277篇
药学   958篇
  10篇
中国医学   858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22.
目的:采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在右后肢坐骨神经形成1cm缺损,取同侧颈静脉桥接,注入不同的实验制剂,分为(1)IL-1和IL-6组;(2)雪旺氏细胞培养液组;(3)IL-1和IL-6封闭组;(4)培养液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做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测的结果都显示,第一,二组明显优于第三,四组,结论:IL-1和IL-6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2005年9月-2007年1月共有3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对其喉返神经损伤进行分析。结果:375例病人中有5例喉返神经损伤,其中甲状腺腺瘤3例,桥本甲状腺炎1例,甲状腺癌1例,损伤后立即行喉镜检查示声带处于外展位。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5 d-3个月后完全恢复,喉镜检查示声带正常。结论:喉返神经损伤可以预防,关键是术者应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变异,熟悉其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要有手术区域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喉返神经走行的“立体影像”。  相似文献   
24.
我院自2000~2004年用超短波并中频电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病例28例,效果可,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IL-1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家兔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用ABC-ELISA法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与脊髓腰膨大段中IL-1β水平。结果: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在原损伤局部,模型对照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脊髓腰膨大段来说,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应用电针治疗可以降低损伤局部IL-1β含量,这可能与电针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关;而对脊髓腰膨大段IL-1β含量则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这说明电针可能通过升高脊髓组织中IL-1β含量刺激神经生长因子产生,从而促进损伤坐骨神经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7.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于车祸、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多因外伤、压迫及牵拉等原因所致,偶因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邻近组织而发生,由于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一般只有70%左右。如何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28.
人发角蛋白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发角蛋白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为临床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寻求新的替代材料。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坐骨神经切断 ,造成 10mm缺损 ,一侧用人发角蛋白桥接 (实验组 ) ,另一侧用空硅胶管桥接 (对照组 ) ,术后 1、 2、 3个月通过肉眼观察 ,光镜、电镜和有髓神经密度测定 ,观察、分析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再生神经均通过 10mm缺损 ,对照组有 2例无神经生长 ;实验组再生神经排列较紧密、有序 ,髓鞘形成早于对照组 ;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人发角蛋白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是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9.
患者 男,21岁,体育专业学员,7个月前在一次三级跳远运动后,自觉右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右踝背伸、外翻不能,于当地诊断为“右腓总神经损伤”,行腓骨颈部腓总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半年无明显恢复。于2002年11月入院,检查:右小腿腓骨颈部见陈旧刀口瘢痕,右小腿远端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缺如,右足下垂,不能主动背伸、外翻,小腿前群及外侧群肌力为0级。肌电图:右腓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0.
脐正中襞在腹腔镜治疗复发性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脐正中襞在腹腔镜治疗复发性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20例复发性小儿腹股沟斜疝。结果2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25min,平均18min,术中无出血及肠管损伤。术后住院2~4d。无肠粘连、腹腔感染、阴囊血肿。全组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7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加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复发性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效果好、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