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人自 1994~ 1999年应用中药治疗低危组高胆红素血症 (以下简称高胆 )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94~ 1999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低危组高胆患儿共 10 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2例 ,男 3 0例 ,女 2 7例 ,日龄 6~ 5 1天 (平均 2 2天 )。对照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日龄 2~ 4 4天 (平均 18.2天 )。两组的日龄、性别及病程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光疗 ,白蛋白 ,纠酸 ,激素及病因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治疗 :茵陈 15 g,炙大黄 3g ,黄芩9g ,甘草 1.5g。随症加栀子、金钱草、竹叶等。水煎每日 1剂 ,分 …  相似文献   
62.
泻舒宁颗粒对胃肠运动及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泻舒宁颗粒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镇痛解痉及D-木糖吸收、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观察泻舒宁颗粒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小鼠扭体试验观察泻舒宁颗粒的镇痛解痉作用以及泻舒宁颗粒对小鼠D-木糖吸收率及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泻舒宁颗粒大、中、小刺量均能抑制正常小鼠的炭末推进率,泻舒宁颗粒大、中刺量可延长小鼠扭体发作潜伏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和香连丸组对扭体发作潜伏期仅有逐渐减少和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泻舒宁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香连丸组均可减少15min、30min、45min内扭体发作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泻舒宁颗粒可显著促进小鼠对D-木糖的吸收,同时降低其血清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63.
64.
为评价伤痛康胶囊治疗急性胸胁扭挫伤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且总有效率为8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伤痛康胶囊是一种治疗急性胸胁扭挫伤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5.
急性关节扭挫伤发病率高,中医药施治奏效,华南中草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芭,其资源丰富,医家和民间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善于运用本地的草药或药材,但未能得到广泛重视及开发利用。南药对该病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分析陈渭良教授运用南药的临证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6.
有机磷中毒致尖端扭转型室速1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利多卡因、硫酸镁、多巴胺及氯化钾治疗有机磷中毒时低血甲、低血镁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疗效。静滴利多卡因 1~ 4mg/分 ,多巴胺 8~ 10 μg/ (kg·min) ,硫酸镁 10~ 2 0mg静注 ,并补氯化钾纠正低血钾。结果治疗后 18例病人均逐渐恢复窦性心律。结果提示利多卡因、硫酸镁、多巴胺及氯化钾合用可以有效治疗有机磷中毒时低血钾、低血镁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相似文献   
67.
报道在同一狗体上同时进行带和不带血管蒂二种类型的骨移植术,手术后2、3、4、5、6月时测定双侧移植骨部的扭矩及扭转角,并作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在同一动物体中,测定双侧移植骨连接部的扭矩和扭转角,以判断二种手术后骨愈合的过程和程度,是一个较为客观可靠的方法。(2)决定移植骨连接部力学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骨的愈合程度,术后2月时的部分,3月后的全部,移植骨连接部的力学强度实际上都大于稍细完整骨部的力学强度。(3)双侧扭矩均有随时间而逐渐加强的趋势,移植骨愈合早期,骨表现为橡皮样性质——低扭矩、低坚强度和较大的角形变:中晚期表现为硬组织样性质—高扭矩、高坚强度和较小的角形变,(4)带血管蒂骨移植侧力学强度明显优于不带血管侧。  相似文献   
68.
内吗啡肽-1和内吗啡肽-2的抗伤害性感受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1和内吗啡肽-2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拮抗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甩尾法测定大鼠侧脑室给予1、2、4、8μg药物时对照组、内吗啡肽-1组、内吗啡肽-2组及吗啡组的抗伤害性感受效应。结果:(1)内吗啡肽-1和内吗啡肽-2在大鼠热板和甩尾实验中的ED50及95%可信限为2.1(1.8-3.0)μg和3.6(2.7-4.8)μg,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的ID50及95%可信限为3.8(2.1-4.5)μg和5.1(4.0-6.7)μg。(2)热甩尾实验中,2μg和4μg内吗啡肽-1在5、10、20分钟时痛阈变化明显高于吗啡,而8μg内吗啡肽-1仅在5、10分钟时痛阈的变化高于吗啡;内吗啡肽-2与吗啡无明显差别。结论:内吗啡肽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有剂量依赖性的短程、强效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相似文献   
69.
川芎、抚芎、金芎和东芎的药理活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种芎类1×10~(-2)g/ml水提液对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作用强度是川芎>金芎>抚芎>东芎;醇提取液作用顺序是川芎>抚芎>金芎>东芎。10.0g/kg灌胃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度强度水提液为川芎>抚芎>金芎>东芎;醇提取液是川芎>东芎>抚芎>金芎。0.5g/kg静注,增加兔颈总动脉血流量,水提取液是川芎>东芎>抚芎>金芎;醇提取液是东芎>川芎>抚芎>金芎。四种芎的水提取液以125g/kg(生药量)给小鼠口服,均未见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0.
关节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是康复科的常见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多样。近年来我们联合超声、调制中频电治疗该症,并与单独采用脉冲电、音频电或超短波治疗比较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