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5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1篇
内科学   95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661篇
预防医学   30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38篇
  16篇
中国医学   37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刘博  张亚青 《临床医学工程》2021,(12):1605-1606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对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瓣膜置换联合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AD、LVEDD均显著降低,LVEF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LAD、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IL-6、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瓣膜置换联合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可改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缓解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合用对老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0名老年阵发房颤患者,根据房颤复律后维持用药的不同,分为3组:单用胺碘酮组(n=11);单用β阻滞剂组(n=9);胺碘酮与小剂量β阻滞剂合用组(n=10)。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12个月中房颤控制情况及心室率、心脏传导情况。结果 单用胺碘酮组显效率54.5%,有效率45.5%,无效率0%;单用β受体阻滞剂组显效率22.2%,有效率44.5%,无效率33.3%;胺碘酮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合用治疗房颤,显效率90%,有效率10%,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P<0.05)或单用β阻滞剂(P<0.01)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3组间心室率未见显著差别。结论 胺碘酮与小剂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有效地控制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53.
从体表心电图对房颤信号的时频相关特征进行分析,能及时提供反映患者心房活动动态行为的信息.本文结合Gabor展开和二次Wigner分布各自的优点,把房颤信号的时频分布表示成由自相关和交叉相关项组成的时频原子级数展开,通过Manhattan距离阈值来控制分辨率和干扰项间的平衡,并把该方法与基于矩的瞬时频率(Instantaneous frequency, IFs)估计法结合, 进行IFs的鲁棒计算.通过比较10对自发终止与非自发终止型房颤,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出大多数自发终止型房颤在即将终止时IF呈下降趋势,且比基于峰值检测和谱图分析的方法更稳定,计算更简单.因此,本文的方法为刻画房颤的非平稳特征提供了一种稳健的、计算代价低的无创技术,具有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李广兰  贾勤患 《右江医学》2001,29(4):276-276
病例介绍 患者女 ,5 1岁 ,1973年患“甲亢” ,规律服他巴唑治疗 2年 ,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无突眼 ,房颤等并发症。此后有阵发性心慌、胸闷发作 ,均能自行缓解 ,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2 0 0 0年 5月初再次出现心悸、胸闷、全身乏力、多汗、易饥、多食及大便次数增多 ,无明显消瘦。查心电图示“快速房颤” ,心室率 112次 /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左房大 ,内径 4 3mm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查甲功七项示 :T34.62ng/ml,T42 5 7.18ng/ml,TSH 1μIU/L( <10 ) ,TG4 1% ,TM5 2 % ,FT312 pmol/L ,FT42 8pm…  相似文献   
55.
房颤的发生机制仍不很清楚 ,但其危害性已人所共知 ,对估计能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都应积极复律治疗 ,常用的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心律平等复律效果确切 ,但副作用较多 ,难以长期维持用药 ,近来我们采用小剂量胺碘酮进行复律及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临床资料  3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5 9.5± 8)岁。病因 :冠心病 13例 ,风心病 12例 ,高心病 5例 ,心肌炎 5例 ,特发性房颤 2例 ,甲亢 1例。其中急性房颤 (发病 48小时以内 ) 7例 ,初发房颤 (发病 2~ 7天 ) 11例 ,阵发性房…  相似文献   
56.
王瑞  安宁  付力军 《医学争鸣》2000,21(4):508-508
1 病例报告 男 ,71岁 ,因排尿困难于 1999- 0 9- 0 4入院 .B超确诊前列腺增生 5 a,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心率失常史 .查体 :Bp17/ 10 k Pa,心界不大 ,心率 6 2次· min- 1 ,心律齐 .下腹部可触及涨大的膀胱 ,约耻骨上 4指 .入院时 ECG正常 .肝肾功能无异常 ,确诊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 .首先予导尿 ,导出尿液约 90 0 m L,之后 im乙稀雌酚 1mg,2 h后患者突发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 .发现患者大汗BP12 /6 k Pa,P110次· min- 1 ,R2 8次· min- 1 ,心率绝对不齐 ,脉搏明显短促 ,两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及哮鸣音 ,ECG示房颤 ,心…  相似文献   
57.
分析42例慢性房颤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中,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率及长R—R间期情况,探讨长R-R间期临床意义及房颤中诊断Ⅱ°房室传导阻滞(Ⅱ°A-VB)的标准,结果发现36例(85.7%)均见>1.50s的长间期,最长达3.65s。说明房颤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长R—R间期,不宜作为诊断Ⅱ°A—VB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采用倍他乐克与地戈辛联合治疗慢性房颤(CAF)30例为观察组,与单用地戈辛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心室率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01)。  相似文献   
59.
对心房纤颤施行同步复律治疗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安全、疗效高、作用快和简便的优点。我院1990年至19%年对6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同步电复律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6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合并慢...  相似文献   
60.
罗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9):17-18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 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患者 ,观察其P波离散度 ,P波最大时限 (Pmax)。选 8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作对照分析。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Pd、Pmax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房颤的一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