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应用弥可保注射液(MethycobalInjection)治疗2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7例,年龄61~73岁,平均65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糖尿病病程10.2年。单用胰岛素治疗2例,胰岛素+双胍类降糖药2例,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2例,胰岛素+α-糖苷酶抑制剂1例,单用口…  相似文献   
12.
局部注射弥可保治疗症状性神经痛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注射弥可保 (甲基维生素B12 ,CH3 B12 )加局部麻醉药治疗症状性神经痛 ,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科自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采用此法共治疗 30例患者 ,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3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分别诊断为颈椎病(共 2例 ,男、女各 1例 )、颈部结缔组织炎 (共 8例 ,男 5例 ,女 3例 )、退行性腰椎病 (共 9例 ,男 3例 ,女6例 )、腰背筋膜炎 (共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临床表现以症状性神经痛为主 ,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肌紧张和压痛 ,均呈慢性化过程。所有病例均排除了骨折、肿瘤等器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络宁、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与弥可保治疗组和弥可保时照组(各51例),观察其对DPN的临床疗效、NCV及血流变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P<0.05),NCV明显加快(P<0.01),血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脉络宁与弥可保能够明显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流变指标,对防治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红花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红花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 ,治疗组 4 3例 ,予红花注射液 2 0mL溶于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 5 0 0 μg ,共 5周 ;对照组 4 3例 ,单用弥可保肌注 ,每日 5 0 0 μg ,共 5周。结果 治疗组痛觉过敏及感觉减退有效率达 84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0 % (P <0 .0 5 ) ;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P <0 .0 5 )。结论 红花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李晖  邹琼 《广西中医药》2003,26(6):34-3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属中医学“口僻”的范畴 ,多因络脉空虚 ,风痰瘀痹阻面络所致。此病本虚标实 ,治当祛风、化痰、养血、通络为主。笔者自2001年1月 -2003年6月 ,用针刺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制定 [1]。①起病急 ,病前有受凉、受潮、吹风史。②少数患者在晨起时发现面部僵硬 ,面颊动作不灵 ,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多为单侧 ,少数为双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向健侧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不…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造模.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降糖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穴,隔日针刺1次.各组均于治疗4、8周测定大鼠热痛阈值、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坐骨神经血流量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4周,与降糖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热痛阈值降低,坐骨神经SNCV增加,坐骨神经血流量增加(P<0.05).治疗8周,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热痛阈值、坐骨神经SNCV与降糖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针刺治疗组坐骨神经血流量与降糖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针刺治疗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功能的作用与弥可保相似,但针刺治疗起效迅速,而且能明显增加坐骨神经组织血流量.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50%~80‰r.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经,导致感觉丧失及系统的功能障碍、其发病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临床以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为主。良好地控制血糖可延缓该病变的发生。但对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药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服用弥可保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汤剂口服,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肢体麻木、局部感觉减退等情况,两个疗程后统计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阿魏酸钠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09-02—2011-01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应用300mg阿魏酸钠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给药,再静脉注射500μg弥可保,1次/d;对照组单独给予500μg的弥可保,1次/d,2组均治疗1个疗程(2周)。结果 2组给药14d后,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9.72,P<0.01);观察组2例发生局部血管刺激反应,对照组1例发生轻度头晕,症状均较轻微,3例病人均未对继续治疗及观察产生影响。结论联合应用阿魏酸钠与弥可保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海燕 《临床医学》2012,32(8):30-31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弥可保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80眼) 确诊为急性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8例(42眼)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逐渐减量治疗,对照组24例(38眼)患者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逐渐减量治疗,所有患者都配合给予肌肉注射弥可保.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视力均较前提高,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弥可保治疗组治愈率为52.4%,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治愈率为36.8%,总有效率为78.9%.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显效率高(P〈0.05),患者视功能恢复快.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弥可保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