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06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508篇
耳鼻咽喉   271篇
儿科学   137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706篇
口腔科学   353篇
临床医学   6812篇
内科学   1592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895篇
特种医学   1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4271篇
综合类   11628篇
预防医学   2727篇
眼科学   450篇
药学   4404篇
  49篇
中国医学   1551篇
肿瘤学   53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998篇
  2014年   1960篇
  2013年   2000篇
  2012年   2522篇
  2011年   2658篇
  2010年   2393篇
  2009年   2164篇
  2008年   2255篇
  2007年   2163篇
  2006年   1866篇
  2005年   2132篇
  2004年   1736篇
  2003年   1734篇
  2002年   1357篇
  2001年   1145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623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环丙沙星与洛美沙星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及洛美沙星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直接,连续获取胆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给药后24h内血液及胆汁中两种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和代谢特点。结果:静脉给药后0.25h,在胆汁内可检测出两种抗生素,0.5h到达有效杀菌浓度,2h达峰浓度,持续时间长,24h仍维持有效胆汁内药物浓度,两组比较环丙沙星组更明显;而血液中0.25h即出现了较高药物浓度,2h开始下降,持续时间短。结论:环丙沙星及洛美沙星在胆汁内药物浓度上升快,峰浓度高,下降缓慢,是理想抗胆道感染抗生素,对一般感染可每天一次给药,环丙沙星稍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2.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85例均为经产妇,无放置禁忌症,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孕次1~8次,有剖宫产史者47例,有1次以上使用IUD失败史者79例,包括IUD移位、脱落、带器妊娠、因症取出等.于月经干净后2~7天放置或人流、无痛人流术后立即放置,哺乳期则为顺产后3月剖宫产后6月放置.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腹腔脓肿引流 甲硝唑液冲洗,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腹腔脓肿B超定位,采用小切口引流 甲硝唑液冲洗,配合中医等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25例腹腔脓肿、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脓肿,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4.
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其一次性脑室引流瓶常规固定在床头,此固定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操作繁琐、调整高度不方便、固定不牢靠等,尤其对烦燥患者不实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脑室引流瓶固定架,2002年以来运用于200多例患者,无1例发生引流管脱出,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锥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翱 《广西医学》2006,28(12):1979-1980
慢性硬膜下血肿较为常见.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6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锥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索解决传统洗眼壶常温冲洗液结膜囊冲洗中的缺陷,从而减少手术前护理操作的副作用,减轻手术后眼部反应.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后患者视觉效果。方法:选择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26例为左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4例为右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用生理盐水,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结膜囊。对照组40例,其中22例为左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8例为右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用生理盐水和洗眼壶常温冲洗结膜囊。观察结膜囊冲洗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泪脂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及滔脂情况等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用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进行冲洗,操作简便,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水速、水量、冲洗的力度,且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刺激小,更舒适,结膜反应轻,泪脂冲洗充分,患者术后反应轻,相关并发症减少,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对负压吸引装置便携方式的研究一直是急救医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它能够极大地促进急救成功率。文章基于这种需要,研制了一套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并根据实际应用效果,选择优化的制造材料。研制的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主要由特殊设计的储液罐及罐盖、负压产生装置、过渡接头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完全能满足临床抢救及治疗的需要。作为一种急救中必不可少的器械,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在急救伤病员运输、转运,家庭急救,及无动力源环境等情况下,对于抢救患者及提高救治效果,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自制32P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32P敷贴器局部敷贴治疗不同类型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方法:10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39例病变厚度≤ 0.3 cm的行单纯敷贴治疗,病变厚度> 0.3 cm的66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敷贴组36例,手术+敷贴组30例。单纯敷贴根据病变表面积大小及形状剪取敷贴片,根据剂量率和衰变校正计算每天敷贴时间,直接贴于病变表面,每天4.0~5.0 Gy/(部位•次),连续4 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4周,总治疗4~6个疗程。幼儿单次剂量控制在每天4 Gy/(部位•次)以下。手术+敷贴组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待手术伤口无渗出后根据伤口形状剪取敷贴片对准伤口敷贴,剂量及疗程同单纯敷贴组。 结果:单纯敷贴治疗对病变厚度≤0.3 cm的39例瘢痕疙瘩治愈32例(82%),总有效率98%;对病变厚度> 0.3 cm的瘢痕疙瘩单纯敷贴和手术+敷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和9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中病程< 9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和75%,病程较长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3%和77%。治疗过程中有26例在敷帖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烧灼和刺痛感,均以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处理后缓解;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炎,2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炎,以百多邦软膏局部外用后缓解,无出现Ⅲ度以上放射性皮炎病例。治愈患者局部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皮肤颜色改变。 结论:32P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治疗安全有效,对病程较短或病变厚度小于0.3 cm的患者可单纯敷贴治疗,病程较长或病变厚度大于0.3 cm患者建议先手术后再敷贴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早期或超早期行颅内m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血肿腔内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在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后,使用含有血管收缩药的生理盐水冲洗液对血肿腔内进行持续冲洗、引流,观察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结果 本组79例脑出血行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时,经含1‰~2‰mg肾上腺素盐水持续冲洗,出血逐渐减少停止,引流液变清.结论 经YL-1型针型血肿粉碎器持续冲洗防治血肿腔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有利于直接观察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0.
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也是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操作。但在吸痰过程中易造成粘膜损伤。我们对58例用电动吸引器吸痰造成粘膜损伤的病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