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1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438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69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科学   488篇
综合类   775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6篇
  7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王莉莎 《中国临床康复》2012,(23):M0004-M0005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中国人常用的一句俗语,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和规则,否则无法成功。  相似文献   
8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405-1408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此技术目前已经在医学领域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比如术前规划、手术导板、医学教育、定制假体、定制内置物以及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打印等。本文综述了目前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在脊柱外科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3.
自1993年Steinmann等[1]首先将CT导航系统应用于脊柱外科以来,其应用不断增多。我院于2009年4-10月为42例患者行术中CT导航下椎体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者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8~61岁,平均37.5岁。颈椎8例,胸椎16例,腰椎18例,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  相似文献   
84.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助于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智能医疗可在电子病历、医生的模板化开方、读卡收费等环节应用。如在监管抗生素滥用方面,由于病人的所  相似文献   
85.
1 如何避免术中椎弓根螺钉的误置? 目前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螺钉的误置一般发生在脊柱解剖结构有改变如结构性侧弯,发育畸形及严重退行性改变导致骨性标志不清时.  相似文献   
86.
本刊讯近日,北京彭胜医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能够辅助医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智能机器人首次与社会公众见面。神经外科专业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已经迈入“机器人时代”。我国疼痛医学专家、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主任彭胜介绍,“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由北京彭胜医院专家团队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CASR系统,与国内多所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专门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  相似文献   
87.
《微创医学》2015,(1):94
随着欧、美、日相继启动各种人脑计划,中国也将全面启动自己的脑科学计划。"中国脑计划"已获国务院批示,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方面的研究将形成"一体"(脑认知原理的基础研究)"两翼"(脑重大疾病、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的研究格局。近几年,根植于脑科学的人工智能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发了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仅2011年以来,全球产业界已有超  相似文献   
88.
介绍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信息多媒体导航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主要功能,总结其应用效果。该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护理疏忽和差错的出现,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GPS导航超声系统引导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9月该院23例采用GPS引导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结石17例,多发结石6例。结石大小14.0~25.0 mm,平均(18.3±3.6)mm,结石CT值880~1 610 Hu,平均(1 253.6±182.8)Hu。俯卧位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GPS导航引导下16G穿刺针穿刺入目标肾盏,退出针芯见灌注液流出后,将F3超细肾镜直接沿穿刺针鞘进入肾集合系统,进一步确认穿刺针鞘头端在目标肾盏位置,并找到肾盏颈口,调整穿刺针鞘方向及深度使其头端靠近盏颈口或进入肾盂内。退出超细肾镜,置入斑马导丝,扩张通道至F14后置入F13外鞘,使用超细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结果 23例均单通道经下盏穿刺行UMP。定位穿刺时间2~8 min,平均(4.2±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2.3±7.6)min;术后住院天数2~5 d,平均(2.6±0.5)d;血红蛋白下降0~27 g/L,平均(11.2±5.1)g/L。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为0。术后第1或2天复查腹平片(KUB)评估结石清除率为95.65%(22/23)。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发热、严重出血、集合系统穿孔、通道丢失和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GPS导航超声系统结合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31个椎体),将参考架固定于病椎或其相邻椎体棘突,注册器械,C臂机透视正、侧位图像,获取透视图像上的虚拟影像,根据导航信息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31个椎体均成功完成PKP手术。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无肺栓塞及心血管急性反应,4例骨水泥渗漏,1例椎前,1例椎旁,2例椎体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且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降低辐射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