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2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45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008篇
口腔科学   1111篇
临床医学   610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91篇
综合类   1182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486篇
  2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03年12月~2006年3月我部新兵在5km越野训练中先后发生应力骨折2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5例均为男性,年龄17~22岁。均为入伍1~3个月的新兵,入伍前均为学生,体健;无骨病史。8例骨折发生在开始越野训练的第3天;17例发生在第7~9周。其中跖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18例,腓骨骨折1例。最先均出现局部疼痛并随活动量增加而加重,局部肿胀、压痛及扣击痛明显,跛行但不影响持重。3例局部可触及到骨性隆起。X线显示:10例见平行状骨膜反应密度增高,15例显示病端有一不规则横行透光区。2治疗及结果10例住院治疗。15例在门诊治疗,给予全休1个月,抬高患肢减…  相似文献   
32.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 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16名,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 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 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有关。临床分三型:单骨型、多骨型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后者即Albright综合征,也称Mc Cun Al- bright综合征。本病一般发病于儿童期,以Albright综合征发病较早,平均发病年龄16岁,恶变几率约为0.5%。部分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直到青年期或成年期才发现病变。个别病例可以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外伤发生病理性骨折才被发现。多骨型病变发现时间越早,其症状越明显。首先就诊症状包括病理性骨折,肢体弯曲,颜面不对称,局部肿胀、疼痛等。至青春期病变可自行停止进展。Albright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异常,皮肤有边缘不规则的咖啡色色素斑,骨赂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该患者内分泌异常还包括性早熟、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和甲状旁腺增大,其中以性早熟最常见。  相似文献   
34.
机械牵张应力对成骨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常骨骼处于一个吸收与生长重建的连续过程,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生理活性保持着动态平衡,机械力学刺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机械力学刺激过低时,如宇航失重和长期卧床、肢体制动的人员均可导致骨密度、骨钙含量、骨基质蛋白、骨形成速度的降低;而绝经后妇女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增加骨骼载荷,可减少其骨质疏松的发生。体内力学环境复杂,而离体实验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加载方式,来控制各种变量(力学的不同类型、大小、频率、时间和细胞的不同种系等),观察细胞对力学刺激的响应。体内实验及临床应用,发现适当的牵张应力在骨折修复、正畸牙移动以及牵拉成骨(颌骨发育不足的矫治、骨缺损的整复、肢体延长)等中,能刺激骨组织自身生长与重建。成骨细胞是其中重要的感受与效应细胞.可通过力敏感离子通道、G蛋白与酪氨酸激酶、整合素受体与细胞骨架等多种途径,感受体内外力学刺激,并将力学刺激信号转化为细胞生物化学信号,介导力相关敏感基因表达,合成各种酶类等活性物质,激活信号网络级联反应,参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活动。国内外有关机械牵张应力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为牵张应力在骨科的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5.
<正> 胫骨应力性骨折在新兵训练期常见,我科采用不剥离骨膜和桥式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应力性骨折4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战士,年龄18~21岁,平均18.5岁,受伤均在运动中发生,尤其是越野长跑时。初起患部疼痛、肿胀、不适,骨折瞬间有明显剧痛,当时不能站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 (SMC)固定下持续加压应力对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肱骨行中段断骨处理 ,建立肱骨骨折模型 ,随机选择一侧肱骨用 SMC固定 ,对侧用 4孔加压钢板 (DCP)固定 ,分别于术后第 2、3、4、6、8和 12周各处死 5只兔取材 ,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 SMC组和 DCP组 (n=5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骨折局部 IGF- 和骨钙素的含量。 结果 :SMC组和 DCP组 IGF- 和骨钙素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增高趋势。术后 3、4和 6周 ,SMC组 IGF- 含量分别为 (2 .98± 0 .32 )、(3.36± 0 .18)和 (3.4 7± 0 .17) ng/ mg,DCP组 IGF- 含量分别为 (2 .5 4± 0 .2 1)、(2 .78± 0 .4 3)和 (3.0 6± 0 .6 2 ) ng/ mg,SMC组明显高于 DCP组 (P<0 .0 5 ) ;术后 4、6和 8周 ,SMC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 (387± 2 3)、(395± 31)和 (4 16± 37) ng/ mg,DCP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 (32 3± 16 )、(35 6± 5 1)和 (378±2 6 ) ng/ mg,SMC组明显高于 DCP组 (P<0 .0 5 )。结论 :SMC固定后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记忆加压应力有利于促进兔骨折端IGF- 和骨钙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37.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垫圈置于接骨板螺孔与螺丝钉之间,构成应力松弛接骨板系统。实验证实,有垫与无垫接骨板在固定早期对模拟骨的应力遮挡作用相同,固定8周后垫圈出现明显变形和破坏,使有垫接骨板的应力遮挡率从第10周起明显低于无垫接骨板。有垫接骨板固定的胫骨骨质疏松明显轻于无垫组,固定20周后,有垫组的胫骨髓腔径明显小于无垫组,骨皮质厚度和胫骨抗弯强度均明显大于无垫组(P<0.05~0.01)。说明应力松弛接骨板系统早期具有与坚强接骨板相同的固定作用,后期其应力遮挡效应可逐渐减小,避免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8.
39.
胫骨应力骨折(附30例临床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例(31个)胫骨应力骨折进行了临床、X线征象分析。并对其发生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左右脑功能不对称的角度,对脑血管病的康复理论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对相关中医理论“以左治右,以右治左”进行了论述。提出脑血管病的康复除了要训练患侧的功能,以期望病灶周围组织替代受损的功能;更要训练健侧的功能,以期望健侧对应区域替代患侧的功能。认为中医在脑血管病的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