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323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背景:天然状态的壳聚糖大部分为粉末状,比表面积小,作为吸附载体,使载体和吸附物都难以回收,从而限制其应用。 目的:分析制备多孔壳聚糖微球的最佳条件。 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6-11/2007-05 在陕西理工学院应用化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5.62%。 方法:以环己烷作致孔剂,戊二醛作交联剂,采用反液相悬浮交联法,改变加入环己烷和戊二醛用量,调节反应温度,改变搅拌速度和提取时间。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反应温度、提取时间、搅拌速度、环己烷用量和戊二醛用量对制备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影响。 结果:多孔壳聚糖微球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10 mL环己烷,戊二醛2 mL,反应温度60~70 ℃,搅拌速度中速(100~120 r/min)时,提取时间不小于48 h,可得到90%粒径大小为3~12 μm的多孔壳聚糖微球。 结论:此制备方法具有耗时短,制备的壳聚糖微球粒径小、粒度分布窄、多孔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可吸收的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β-TCP)兔颅骨表面骨膜下的种植,观察材料及新生骨和颅骨间是否有软组织间隔,或者是否为直接的骨粘连,并观察β-TCP的骨引导性,为临床筛选合适的可在颜面皮质骨表面贴敷的具有可吸收性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方法:全麻下对动物(家兔)进行手术,将多孔块状β-TCP种植在兔颅骨骨膜下的顶骨表面,术后12周取材,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和颅骨之间的界面,并和对照组羟基磷灰石(HA)组对比。结果: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新生骨和兔颅骨间为直接的骨性结合,无软组织间隔,β-TCP能引导新骨向材料内长入。结论:可吸收的多孔块状β-TCP陶瓷是一种较好的可在皮质骨表面贴敷的具有可吸收性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4.
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在颅骨缺损整复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Mcdpor在颅骨缺损整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改善情况.方法:对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因颅骨缺损患者行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修复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个月,外形恢复满意,无不良并发症.结论:研究表明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操作容易,可塑性高,材料在体内可促进自体组织长入,不易感染及外露,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对颅骨缺损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不同孔隙率及梯度孔隙率Gyroid结构力学性能,设计并制备新型多孔种植体。方法 通过MSLattice和Magics软件建立均一孔隙率为60%、65%、70%、75%、80%和60%~80%梯度的Gyroid结构模型,分别通过有限元分析及力学压缩试验对比不同孔隙率Gyroid结构力学性能,设计并通过激光选区熔融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3D打印新型多孔种植体。结果 随着孔隙率的上升,Gyroid结构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下降。同一孔隙率下,SLA前后Gyroid结构的弹性模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梯度Gyroid结构的最大抗压应变均低于各均一孔隙率Gyroid结构。结论 梯度Gyroid结构匹配了骨皮质及骨松质的弹性模量,且强度与人骨相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有望应用在口腔种植体上。  相似文献   
96.
99mTc对伤肢肌肉活动与血液循环相关性的示踪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肢肌肉活动能够促进骨折愈合[1].促进骨折端血液循环是其重要因素.那么,肌肉活动后伤肢骨端是否发生了血液循环的改变呢?我们用99mTc进行了示踪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气管喷入干钽粉或气管注入和经口给以钽混悬液的方法,研究了钽的毒性、存留量和组织学改变。实验征实钽是一种(?)性小不易被吸收的堕性粉尘。但于气管注入或喷入时,钽可较长时间滞留于肺,不易排出。当剂量高于200mg/kg时,可引起周围血液白细胞增高及肺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98.
由美国Porex外科材料公司制成的MEDPOR为一种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聚合物,因其本身具有相互交通的微孔,能使软组织和血管长入,被认为是理想的植入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作者采用口内切口MERPOR植入对单纯小颏畸形进行隆颏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微弧氧化(MAO)表面改性3D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对羊距骨坏死的治疗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观察3D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撑棒通过MAO表面改性后,其表面形态、元素变化及晶像情况。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大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及分化情况。建立羊距骨坏死模型基础,并置入3D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撑棒,探究其在距骨内的稳定性及其成骨修复情况。结果 通过MAO改性,材料表面形成大小均一的多孔微米结构,Ca、P、O元素分布在材料表面,同时表面形成TiO2晶像。在体外细胞实验中,MAO改性组和对照组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MAO改性组在细胞接种后8 h黏附能力优于对照组、接种1、4、7 d后细胞增殖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接种7 d时细胞分化能力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距骨植入实验表明,术后12周两组支撑棒都有骨长入,但是MAO改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周围有更多的新生骨长入。定量结果显示MAO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仿生的3D打印多孔结构为支撑棒提供了优良的力学性能,MAO表面改性进一步提高了其生物活性,使其在治疗羊距骨早期骨坏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力学和生物学的优势。本临床前研究效果满意,并为其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泪道阻塞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泪道冲洗,若不通畅,则用实芯的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并留置20~30min,然后拔出探针,换成泪道冲洗针头再行冲洗。从2001年5月开始,我们采用腰椎穿刺针,改制成多孔探冲针,治疗泪道阻塞4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冲洗彻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