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06/2021-06我院收治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97例175眼,依据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7例82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50例93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围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手术前后睑裂宽度、睫毛朝向、泪阜显露率、并发症、患者满意度。

结果:术后3mo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 vs 80%,P=0.004); 联合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联合组术后流泪、异物感、畏光以及刺激感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 联合组患者手术后睑裂宽度、睫毛朝向、泪阜显露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 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 vs 18%,P=0.032); 联合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倒睫矫正、瘢痕外观、双眼对称以及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

结论:应用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满足患者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592.
盛亚非  张越 《工企医刊》2004,17(2):54-54
1 资料与方法本组选择闭合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0例,年龄9岁~50岁,体重25kg~80kg,ASA分级Ⅰ级,术前常现禁饮禁食。入室后,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2.5mg/kg,40秒~60秒注完,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复位术,术中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93.
目的:探析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鼻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均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术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高于对照组,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及鼻腔美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骨骨折患者采取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优良率,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鼻腔美观度的恢复,且患者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4.
姚剑  卢旭明 《新医学》1999,30(11):650-651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彻底切除增生的前列腺,又能保持尿道的连续性同时能处理膀胱内病变的前列腺切除术。方法:在前列腺包膜内将前列腺及该段尿道近至膀胱颈远至前列腺尖部彻底分离,并切除;将膀胱颈黏膜与前列腺尖部尿道端端吻合。结果:本组57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输血量每人仅200mL,手术恢复均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既可彻底切除肥大的前列腺,又可保持尿道的完整性,同时处理膀胱内病变。  相似文献   
595.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hs-CRP/AL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后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的1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再根据感染程度将感染组患儿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算NLR。采用ELISA法检测hs-CRP、ALB、HMGB1水平,并计算hs-CRP/AL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LR、hs-CRP/ALB、HMGB1水平对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后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外周血NLR、hs-CRP/ALB、HMGB1水平及手术时间≥2 h患儿比例较高(P<0.05)。NLR、hs-CRP/ALB、HMGB1及三者联合预测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后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785、0.724、0.922,特...  相似文献   
596.
李小群 《江西医药》2006,41(5):311-313
目的评价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进行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结果80例中55例鼻中隔居中,25例Ⅰ°偏曲,无并发症。结论鼻骨和鼻中隔移位可采用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  相似文献   
597.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结合椎板复位术(SPR+RL)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SPR+RL的785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常规给予康复治疗。术后6个月至3年进行随访。疗效评估标准为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85例患儿的痉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和末次随访的GMFM评分分别为(34.9±5.2)分和(58.9±8.0)分, MAS评分分别为(4.8±0.4)分和(2.9±0.5)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近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包括低热(3.18%, 25/785)、中度至高热(4.08%, 32/785)、头痛(1.91%, 15/785)、急性尿潴留(0.38%, 3/785)、腹胀或排便困难(4.08%, 32/785)、表浅切口愈合不良(3.18%, 25/785)、切口深部感染(1.02%, 8/785)、脑脊液漏(0....  相似文献   
598.
目的探讨早期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10例早期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外伤后5~15 d全身麻醉后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加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以上,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外形矫正满意。鼻中隔穿孔2例,无眼及颅脑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加鼻中隔成形术适用于早期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是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9.
目的 探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单眼RRD在我院成功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视网膜复位满意后3个月的患眼为研究组,对侧健眼为对照组,对两组行OCTA检测,获取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黄斑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处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及总体血流密度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眼轴长度、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BCVA、CMT低于对照组;而FAZ面积及周长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处SCP、DCP血流密度、旁中心凹处SCP血流密度及总体血流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RD离患者在接受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有明显变化,OCTA检查可检测患者术后视网膜结构、血流变化,具...  相似文献   
600.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下经可视喉镜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的环杓关节脱位患者17例,其中11例行静脉麻醉下经可视喉镜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治疗。比较环杓关节脱位复位前后患者的嗓音嘶哑程度(GRBAS)评分、患者满意度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静脉麻醉可视喉镜下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治疗有效比例为10/11。患者治疗后GRB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00±0.00)分比(2.63±0.50)分,P<0.001],治疗后声音嘶哑均有改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为(6.91±0.70)分,患者对手术治疗耐受,舒适度良好。结论 静脉麻醉下经可视喉镜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治疗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患者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