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9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97篇
临床医学   844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27篇
综合类   2499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07篇
  7篇
中国医学   377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关耳 《健康博览》2006,(5):13-13
年过半百的王女士,因肺癌晚期多年,肺已萎缩并伴有胸膜广泛转移,胸廓已变形。因癌细胞侵犯肋间神经,患者经常会有顽固性、持续性、刀割样疼痛,虽采用封闭、局部插管、安镇痛泵等各种方法进行止痛,但效果不佳,病人每天靠吗啡镇痛。因患者体质差,手术损毁肋间神经已不大可能。若在放射线引导下进行神经损毁,因不能实时监控,操作难于把握。  相似文献   
72.
吸收度线性组合法测定盐酸乙基吗啡滴眼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吸收度线性组合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盐酸乙基吗啡滴眼液的含量。以258、282、283及284nm波长为测试点,分别在各点测定盐酸乙基吗啡和尼泊金乙酯混合液的吸收度,通过各点的线性组合,计算盐酸乙基吗啡的含量。其回收率为100.12%.CV%=0.21%.本方法是测定盐酸乙基吗啡滴眼液的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东茛菪碱对大鼠血清和尿吗啡逍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研究多巴胺对正常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中枢的伤害性刺激的传递的影响。方法在给予坐骨神经伤害性刺激后,记录中枢痛兴奋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多巴胺对正常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中枢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中,多巴胺使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潜伏期缩短,说明多巴胺可使正常大鼠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活动增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利多可以阻断这种作用。吗啡大鼠中,多巴胺使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潜伏期延长,说明多巴胺可使吗啡大鼠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活动减弱。结论脑室注射多巴胺后,正常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的尾核对痛刺激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预防硬膜外腔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90例随机分为 3组 ,对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均在手术后接受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分成 3组 : 组吗啡组 , 组氟哌利多组 , 组地塞米松组。结果 :在手术后 72 h内 ,地塞米松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 4例 ( 13 .3 % ) ,明显低于吗啡组 19例 ( 63 .3 3 % )和氟哌利多组 15例 ( 5 0 .5 % ) ,其镇痛时间也明显长于其他两组 ( P<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硬膜外腔应用 ,是一种预防硬膜外吗啡镇痛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 (P <0 .0 1) ,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Ca 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 (或 )肠道Cajal细胞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8.
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开胸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手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方法:将45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术毕拔管后静脉给予吗啡1~2 mg,术后常规采用PCIA;Ⅱ组为骶管组,手术开始前骶管内注入吗啡1~2 mg/2 mL+2%利多卡因5 mL.术后也常规加用PCIA;Ⅲ组为对照组.Ⅰ、Ⅱ组PCIA泵的设置相同,吗啡30 mg/100 mL,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 min.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4、8、16、24、48 h,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首次应用惠者自控镇痛(PCA)的时间(Tp)、不良反应以及是否合用其他镇痛药物,并对结果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Ⅰ组、Ⅱ组的镇痛效果均优于Ⅲ组;术后16 h内Ⅱ组的镇痛效果优于I组、Ⅲ组;Ⅰ组患者Tp早于Ⅱ组患者;Ⅲ组的患者术后均使用其他镇痛药物,Ⅱ组合用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Ⅰ组;Ⅱ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小于Ⅰ组.结论:术前骶管内吗啡的注入能提高剖胸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全身性镇痛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构建吗啡依赖模型大鼠脑cDNA文库.方法:建立大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后,取鼠脑进行总RNA的抽提、mRNA的纯化,以mRNA为模板合成第一链cDNA后用LD-PCR方法合成双链cDNA,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A、B分别双酶切双链cDNA与pTRG载体,连接后的cDNA文库转化XL1-Blue MRF′ Kan 超级感受态并收菌,完成cDNA文库构建.结果与结论:PCR结果显示,cDNA片段连接效率>90%,cDNA插入片段在1 kb左右.吗啡依赖大鼠脑cDNA文库总容量为3.05×106,满足下一步细菌双杂交文库筛选要求.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RT-PCR方法检测m1-5mRNA水平.结果吗啡依赖大鼠脊髓注射纳洛酮1h后脊髓m1、m2、m3 和m4及脑干m1表达较依赖组减少,MK801(0.125 mg*kg-1)处理后脊髓m2 、m3和m5 以及脑干m2 和m5表达增加,脊髓和脑干m1 和m4表达减少;NOS抑制剂 L-NAME(10 mg*kg-1)处理后脊髓和脑干m1、m3 、m5受体表达减少.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NOS抑制剂对M 受体亚型基因调控是控制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