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235篇
临床医学   593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18篇
外科学   831篇
综合类   1339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451篇
  8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50-52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单侧冠状入口经额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鞍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经眶上外侧入路)与对照组(单侧冠状入口经额入路),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88.00%(22/25),对照组全切率为72.00%(18/25),两组肿瘤全切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鞍区肿瘤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单侧冠状入口经额入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经眶上外侧入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2.
轻微及轻度听力损失(MMHL)包括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侧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类患儿可能存在声源定位困难、容易疲劳、噪声下言语辨别困难等症状,影响其语言、心理教育、日常生活。目前普遍认为该类型听力损失程度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相当多的MMHL儿童未得到及时干预。本文旨在总结MMHL对儿童的听觉、语言和言语、认知、学校表现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揭示MMHL儿童的发育特征,为这类儿童的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寻找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弯角装置行单侧穿刺PVP治疗的47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33例;年龄53~89岁(66.4±6.5岁)。36例为单节段椎体骨折,11例为双节段椎体骨折;骨折椎体:T9 7节,T10 7节,T11 9节,T12 13节,L1 12节,L2 9节,L3 1节。记录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用量,采用VAS评分、ODI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测量计算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观察局部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及椎体周围渗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透视时间1.6±0.3min;骨水泥用量6.7±1.2ml,骨水泥分布均匀;11例患者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率为23.4%。术后随访3~12个月(6.5±1.3个月),术前、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7.6±1.3分、(71.4±3.2)%、0.48±0.21、15.5°±4.2°;2.2±1.0分、(27.2±2.6)%、0.82±0.17、7.2°±2.8°;1.7±0.7分、(26.5±2.7)%、0.80±0.15、7.5°±3.7°;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伤椎相对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弯角装置行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s可使骨水泥分布均匀,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中单侧椎板间开窗所获局部颗粒状自体骨的质量和体积,探讨应用该自体骨行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PLIF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椎板间扩大开窗所获骨粒联合单枚cage支撑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退变性下腰椎疾病107例。其中男52例,女55例。年龄26~75岁(52.8±9.0岁)。病程6~240个月(69.9±70.7个月)。将单侧椎板间开窗作为一个开窗单位,术中将开窗所获骨制作成直径2~3mm骨粒并测量质量和体积;记录融合椎间隙使用cage高度;术后CT扫描测量手术椎间隙的终板面积、植骨区域面积,计算植骨接触面与终板面积百分比;三维CT判断术后3、6、12、24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3、6、12、24个月时JOA评分。结果:107例患者共113个节段进行手术,每个开窗单位可获得2.8~4.4g(3.7±0.3g)、2.6~4.2cm3(3.1±0.3cm3)的颗粒骨。不同年龄、性别、节段和病种间所获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CT测量终板面积和术中使用cage高度在L4/5和L5/S1椎间隙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区域与终板接触面积可达38%椎间隙填充。达到30%的椎间支撑植骨填充所需骨粒量为3.0g(2.5cm3)。94例患者(98个融合节段)获得24~28个月(24.3±5.9个月)随访,术后24个月时JOA评分总体改善率为65%~100%[(83.5±7.7)%],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7.9%。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和cage沉降。结论:在PLIF术中采用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术式可获得大于2.5cm3的局部自体骨粒,获得的局部自体骨联合单枚cage能够满足椎间融合植骨的骨量要求,从而避免了使用其他植骨材料的相关并发症,节约治疗经费。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1944-1948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应用MIS-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经皮单侧固定34例,双侧固定38例。观察两种固定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临床疗效(ODI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的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组少于双侧组[(116.34±34.53)min vs(148.65±42.92)min,P<0.05],术中出血量单侧组少于双侧组[(126.54±21.67)ml vs(153.36±38.24)ml,P<0.05];但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5~30个月,平均28.5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术后2年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2年融合率(94.73%)优于单纯固定组(76.57%)(P<0.05)。单侧组出现6例继发性脊柱侧弯,而双侧组仅1例发生脊柱侧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和双侧固定的微创TLIF都有着满意的临床疗效,单侧固定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但从长期疗效看双侧固定要优于单侧固定。  相似文献   
996.
997.
肾纤维化是一切肾脏疾病后期的共同病理改变,是多细胞因子、多信号通路、多因素驱动的慢性肾脏疾病。它包括肾脏间质纤维化、肾小管硬化、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肾脏从健康,到损伤,到逐步失去功能,病变过程与肾功能恶化程度及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肾纤维化在临床上并无有效的西药可以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何立群教授通过几十年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抗纤灵方,丹参15 g,桃仁12 g,当归12 g,牛膝9 g,制大黄15 g组成,功效健脾益气、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扶正泻浊,通过扩张血管,影响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可改善肾小管纤维化,多途径、多靶点、多方位保护肾功能;通过显著改善慢性肾纤维化患者乏力浮肿等症状,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延缓慢性肾纤维化的进展。文中采用5/6肾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阿霉素诱导肾病、单侧输尿管结扎等不同的造模方式,对抗纤灵方拮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归纳,进一步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6例PAP患者先后27次在双腔导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结果 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双腔导管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术程基本顺利.灌洗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PAP患者行单侧肺灌洗时,双腔导管插管静脉全麻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但在大容量肺灌洗期间风险大,应加强预防措施、严密监测并正确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自2002年应用于眼科以来,能全面客观反映实际的眼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具有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干扰少等优点.该技术的问世,实现了视觉质量的量化,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对视觉的评判.本文对近年来这一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介绍,为临床判断患者的视觉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复杂性肾结石在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予以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分析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而言,予用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较单通道优,因而更适合作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