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4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241篇
临床医学   4261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7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393篇
综合类   6574篇
预防医学   1148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2573篇
  55篇
中国医学   3247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493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238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1498篇
  2011年   1552篇
  2010年   1520篇
  2009年   1359篇
  2008年   1483篇
  2007年   1435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1279篇
  2004年   1151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594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利用单纯后路复位,同时行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既不需要颅骨牵引,也不需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病人20例,手术前后利用CT及MRI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价脱位及脊髓延髓受压程度.根据是否合并寰枕融合分别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技术3例及C2椎弓根~枕骨螺钉技术17例.手术中向前推压C2棘突或通过C2椎弓根及枕骨螺钉间撑开将齿状突向前、下牵拉以恢复齿状突与C1前弓的解剖关系.结果 20例病人随访6-48个月,1例术后1周因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死亡,其余19例均明显改善.手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脊髓延髓均获彻底减压,合并脊髓空洞的5例病人,空洞均明显缩小;各项影像学测量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1例于术后3个月时CT提示复位部分丢失,但螺钉位置良好,脊髓延髓减压良好,脊髓空洞继续缩小,6个月时骨性融合.结论 首先选择后路复位及固定,而不是前路经口腔齿状突切除减压,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简单有效,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天幕切开内减压脑疝复位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天幕切开脑疝复位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颞叶钩回疝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开颅清除幕上血肿的同时,切开天幕裂孔松解疝环,使颞叶钩回复位。结果本组18例随访6个月至2年,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中残4例,恢复生活自理10例。结论对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天幕裂孔疝的患者,积极的进行天幕裂孔切开脑疝复位,会进一步降低此类病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解决不能够配合的病人完成头颅颧弓部位的影像诊断学检查。传统的头颅颧弓部位外伤病人一般拍摄颧弓X线片,而各种颧弓位置的投照方法都必须要求病人做出固定的体位摆放,但由于急外伤病人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就很难拍出满意的X线片或根本就不能够完成检查。采用CT检查,病人只需平卧于检查床即可完成检查。对病人进行CT扫描后,并进行SSD三维重建,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可以多角度、多层丽、两侧对比观察,大大减少误诊、漏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5.
胡安静 《解剖与临床》2006,11(3):215-215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2~3cm以内、骨折远端向背及桡侧移位的骨折.本院门诊于1994年1月至2005年4月共诊治Colles骨折240例,其中40例关节内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关节面的移位仍大于2mm者,收住院手术治疗;门诊复位满意的200例患者中186例获得随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第二产程中产妇蹲式体位对产程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翠存  姜梅 《现代护理》2006,12(14):1313-1313
目的研究第二产程初期蹲式体位对第二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0~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阴道自然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妊娠38~40周,分娩非侧切,足月妊娠初产孕妇,于第二产程开始时,宫缩期间采用蹲式体位屏气用力101例为实验组,同期第二产程按常规体位半卧位屏气用力95例为对照组,对2组第二产程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蹲位,宫缩期间屏气用力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加速胎先露下降。  相似文献   
27.
月骨脱位是临床较为少见的骨关节损伤,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它是腕关节背伸机制损伤的一种类型,常规手法复位时均是先腕部背伸位牵引,而且大多在麻醉下。本人于2003年至今共手法复位了3例月骨新鲜脱位,均未麻醉,采用腕掌屈位牵引,全部轻松复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截石位是肛肠外科手术最常见的手术体位之一,但截石位手术常用的标准支腿架除引起患者不适外,还有可能损伤下肢神经或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我院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改良截石位悬腿架,临床应用于混合痔手术、肛瘘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等手术时间大约15-30min的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感到舒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独立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为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肘”,常见于2岁~5岁小儿,而5岁以上的患儿常有继往发作史.笔者于2000年8月~2006年1月期间,通过手法复位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1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手术是创伤和畸形矫正类骨科疾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很多外科疾病也要通过手术得到治疗。所以说,作为手术治疗用基本医疗器械产品之一的手术台,在骨伤科、矫形科及外科用医疗器械产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手术台与手术体位调整在临床体位上,手术合产品的基本作用是调整手术体位,暴露手术野,使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室常用的体位有五大类:即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膀胱结石位(也称会阻位)和座位。手术台台面一般设计为头板面、背板面、座板面、左腿板面、右腿板面、和在背座板面间、靠座板面侧的腰板面(俗称腰桥)六部分。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