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48篇
  免费   11249篇
  国内免费   4966篇
耳鼻咽喉   2994篇
儿科学   970篇
妇产科学   1852篇
基础医学   6324篇
口腔科学   2239篇
临床医学   19950篇
内科学   13869篇
皮肤病学   900篇
神经病学   3029篇
特种医学   43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8篇
外科学   10693篇
综合类   42924篇
预防医学   14337篇
眼科学   1944篇
药学   21081篇
  247篇
中国医学   23879篇
肿瘤学   5967篇
  2024年   1300篇
  2023年   4739篇
  2022年   3674篇
  2021年   4683篇
  2020年   4396篇
  2019年   4937篇
  2018年   2663篇
  2017年   4616篇
  2016年   5120篇
  2015年   5488篇
  2014年   8280篇
  2013年   7811篇
  2012年   10559篇
  2011年   10450篇
  2010年   8192篇
  2009年   9503篇
  2008年   10836篇
  2007年   9875篇
  2006年   9026篇
  2005年   7553篇
  2004年   7035篇
  2003年   5761篇
  2002年   5424篇
  2001年   4653篇
  2000年   3595篇
  1999年   2900篇
  1998年   2356篇
  1997年   1914篇
  1996年   1719篇
  1995年   1345篇
  1994年   1252篇
  1993年   1142篇
  1992年   965篇
  1991年   984篇
  1990年   817篇
  1989年   724篇
  1988年   500篇
  1987年   323篇
  1986年   238篇
  1985年   162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8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PL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NLR、PLR、癌胚抗原(CEA)、可溶性B7-H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5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LR、PL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LR、PLR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B7-H4、sIL-2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B7-H4、sIL-2R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0%、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使用TACE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富硒酵母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单双号分为单号45例为对照组,双号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TAC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富硒酵母口服,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血硒含量: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硒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硒酵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低硒状态,抑制血清VEGF水平,控制肿瘤进展,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 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 vs. 14.74%,22.99% vs. 13.50%,15.88% 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 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探讨益胃汤加味对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rgren's syndrome,pSS)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患者疲劳症状及免疫学指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益胃汤加味方,每日1剂,2次/d;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20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疲劳症状积分、疲劳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与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3. 712,P0. 05);治疗组中医疲劳积分与疲劳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Ig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下降。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 75%(1/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49%(13/51)。结论:与硫酸羟氯喹相比,益胃汤加味方治疗pSS,可明显改善患者疲劳及总体症状,两者均可降低血清IgG,益胃汤加味方组疗效较硫酸羟氯喹更明显。两组药物对pSS患者RF水平均无明显影响。长期用药,益胃汤加味方治疗pSS较硫酸羟氯喹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8.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气促、声嘶、面部水肿等,可向肝、脑、肾等重要器官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病早期临床无明显特殊症状,易被忽视,一旦确诊多已是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机会,临床主要采用药物配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1]。培美曲塞加顺铂(PC方案)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疗效好,现也常用于治疗NSCLC,但其单用效果不够理想,且存在相关不良反应,影响预后[2]。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3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蛋白Z以及凝血因子Ⅷ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bg,观察分析两组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蛋白Z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凝血因子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高凝状态,检测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便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以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