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肝硬变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血糖及胰岛素代谢变化及其机理。方法对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 2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2 4例及 1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检测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 ,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变患者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健康者 (P <0 .0 1) ;血清胰岛素也高于健康者 (P <0 .0 5 ) ,但两组间C肽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与 2型糖尿病相比 ,其餐后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患者 (P <0 .0 1) ,但血清胰岛素却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 (P <0 .0 1)。肝硬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但低于正常健康者。结论肝硬变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 ,且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992.
Wilson病(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为较常见的神经遗传病。致病基因定位于13q14.3,共有21个外显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WD基因进行分析,认为WD结构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编码的ATP7B蛋白质结构异常,铜转运功能降低或丧失而致病;同时发现基因突变特点存在种族差异,欧裔患者14号外显子的His1069Gln和18号外显子的Gly1266Lys两种突变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3.
994.
刘新发  李如意  宫淑芝 《临床荟萃》2006,21(14):1022-1023
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 IBS)技术通过分析、处理组织散射的射频信号来判断组织的病理状态,国外研究报道指出,与正常人对比,糖尿病(DM)患者的IBS值增加,其周期变化幅度减小,说明心肌IBS参数可以反映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糖尿病患者心肌IBS参数变化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佩连麻黄方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减肥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制备单纯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佩连麻黄方治疗组、中剂量佩连麻黄方治疗组和高剂量佩连麻黄方治疗组。对治疗组进行相应灌胃给药,8周后测量大鼠体质量、体长,计算Lee指数;剥离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体积和脂滴数量变化;结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信号活性和脂代谢相关指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结果佩连麻黄方能够减轻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降低Lee指数,激活AMPKα,抑制PPAR-γ、SREBP-1c表达,减少脂肪生成和脂滴沉积。结论佩连麻黄方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机制很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α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96.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单胺假说难以解释抑郁症的多系统复杂症状,药物治疗也遇到瓶颈。大量证据表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参与了抑郁症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可能成为抑郁症防治的新靶标。本文提出抑郁症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假说,认为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是精神症状加重、躯体症状泛化的关键病理环节,而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的精神与躯体症状。这一假说可为抑郁症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34水平,对其糖代谢异常转归及胰岛素抵抗(IR)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GDM并分娩的82例单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3~6个月的糖代谢异常转归情况,将其分为糖代谢异常组(n=38)及糖代谢正常组(n=4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产后糖代谢相关指标及血清IL-34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对糖代谢异常组GDM患者血清IL-34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GDM患者年龄、产前及产后人体质量指数(BMI)、产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 h血糖及OGTT 1 h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代谢异常组GDM患者分娩孕龄小于糖代谢正常组;产后血清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及OGTT 2 h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HOMA-IR)值及产后血清IL-34水平,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糖代谢异常组GDM患者血清IL-34水平分别与FPG、OGTT 2 h血糖、FINS、OGTT 2 h胰岛素水平,以及HOMA-IR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0.429、0.449、0.723、0.712、0.613,P<0.05);而与分娩孕龄无相关性(r=—0.513、P=0.079)。 结论GDM患者产后容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其血清IL-34水平升高,可能导致产后糖代谢异常及IR。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223 368例淄博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IMD)串联质谱(MS/MS)法的筛查结果。方法 收集在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IMD筛查的新生儿干血滤纸片223 368例,均于出生后3~7 d采集足跟血,并使用MS/MS法进行IMD筛查。统计淄博地区新生儿IMD筛查阳性率;分析淄博地区新生儿IMD发病类型及基因检测结果;记录淄博地区IMD新生儿的随访结果。结果 确诊IMD患儿75例,发病率为0.034%(75/223 368)。其中,有机酸血症(OAD) 51例,占比最高(0.023%),其次为氨基酸代谢病(AAD) 13例(0.006%)和脂肪酸氧化障碍(FAOD)11例(0.005%)。新生儿IMD中,以甲基丙二酸血症(MMA)、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D)发病率最高。其中OAD中,以MMA为主。AAD中,以高蛋氨酸血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NICCD)为主。FAOD中,以MCADD、原发性肉碱吸收障碍(PCD)为主。45例MMA新生儿中,42例接受基因检测。其中40例检出MMACHC基因共22种突变位点,以c.609G>A(29.11%)、c.658_66...  相似文献   
999.
目前,继发高血压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常见。由于继发高血压影响着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转归,因此要找到合理有效的降压方法。考虑到中药方剂在临床诊疗的独特优势,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思想,提出津液代谢障碍作为慢性肾脏病继发高血压的中心环节,并提出应用黄文政教授所创疏利少阳法来治疗,为慢性肾脏病继发高血压的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