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评价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内膜下成形术用于治疗37例伴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足背动脉和(或)足底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不适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或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57条患肢中,31条(54.4%)有组织缺损,51条(89.5%)肢体表现为静息痛.患者...  相似文献   
92.
《微循环学杂志》2020,(3):33-35
目的:探究踝肱指数(ABI)对糖尿病足Wagner3级创面预后良好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0月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Wagner3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合并下肢缺血需要并同意手术的45例患者7天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依据入院7天后(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ABI指标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47),ABI≥0.7;B组(n=25),ABI<0.7。记录患者创面预后良好时间,并比较差异。结果:行PTAS或PTA治疗的45例患者术后ABI明显改善(0.41±0.09 vs 0.75±0.10,P<0.01),A组患者创面预后良好时间明显短于B组(0.56±0.24 vs 3.52±2.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足患者ABI,ABI与糖尿病足创面预后良好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474-2475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下肢胫腓骨骨折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在上止血带前给予地塞米松肌注,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肌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前(T0)、止血带放气后1min(T1)、5min(T2)、30min(T3)三个时间点的IL-6、IL-8以及MDA、IMA浓度。结果相比于T0时刻,T2、T3时两组的MDA以及IMA浓度均明显升高,T1~3时间点的血清IL-6以及IL-8浓度均明显升高,但是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更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预处理对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5.
糖尿病鼠急性下肢缺血的血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建立糖尿病足下肢急性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 30只雄性Wistar鼠腹腔注射STZ(50 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 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静脉及周围血管,造成左下肢急性缺血模型,用激光多普勒(LDPI)测定下肢血流.结果 81.5%大鼠(22只)空腹血糖水平达16.8 mmol/L,结扎后1-14 d下肢显著性缺血(P下肢缺血模型,为研究其创面愈合机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6.
龙刚 《重庆医学》2017,(34):4865-4867,4875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可以导致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严重疾病,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s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等,大多是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糖尿病等,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1].其病因可能与饮食的摄入、吸烟、血液的高凝状态、血糖异常波动等相关,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非特异性炎症介质介导的血管炎症有关[2].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扩血管药物治疗、手术和微创介入重建血管等[3].但上述传统治疗手段对严重血管病变尤其是无流出道的膝下病变治疗效果欠佳,以“血管新生”为基础的生物治疗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4].目前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生物治疗大致分为细胞治疗和生长因子治疗.  相似文献   
97.
××,男,26岁,于1997年10月8日入院。因从5米高处坠伤致左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皮肤青紫6小时急诊入院。查:脉搏110次/分,血压10/6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表情淡漠,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胸廓挤压征(-),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情况,研究该领域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CNKI)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OS)相关文献,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纳入文献的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共被引文献和关键词等信息并生成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1 447篇中文文献和58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稳步增长,但中文文献2020年来有所下降。祛腐生新、益气活血等是关键治疗原则,糖尿病足是热点研究病种,中药泡足、穴位按摩等外治方法关注度较高,黄芪和地黄药对以及肉桂醛、阿魏酸、黄芪甲苷等有效成分极受关注,胱硫醚γ裂解酶(CSE)-硫化氢(H2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轴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受高度关注。结论 当前本领域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合作网,并逐步发展。但各机构、作者间交流合作不足,需加强。糖尿病足的治疗为研究热点,结果多为临床疗效报道,相关机制值得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总结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放置下肢灌注管(DPC)的经验。方法:收集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完成V-A ECMO患者的病例数据,回顾性分析留置下肢灌注管的时机、方式以及预防下肢缺血的效果。结果:34例患者接受V-A ECMO辅助,ECMO平均转机时间105.5 h,共出现下肢缺血并发症患者3例,总发生率约8.8%,均发生在预防性放置DPC组(29例),而在未预防性放置DPC组(5例)(补救性放置DPC 2例,未放置DPC 3例),却未发生下肢缺血。在31例放置DPC患者中,出现DPC堵塞7例(22.5%),DPC置入静脉1例(3.2%),DPC脱落1例(3.2%)。结论:预防性放置PDC并不能完全预防下肢缺血并发症。对于预防性留置DPC的患者,仍需要依赖于严密的床旁监测与临床评估才能有效预防下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1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合并下肢灌注不良(单侧下肢缺血29例,双侧下肢缺血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5.2±1.3) h。用缺血下肢股动脉缝制8~10 mm人工血管和右腋动脉双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尽快恢复缺血下肢血供18例;健侧股动脉单插管16例,向患侧股动脉远端插入深静脉置管,用股动脉插管侧支与深静脉置管近端连接,恢复缺血肢体远端血供。结果 34例患者中,死亡2例,其中1例因合并肠缺血坏死而死亡,另1例因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而死亡;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者17例,术后发生结肠、胆囊坏死行结肠和胆囊切除手术者1例,无再次开胸止血患者,术后因呼吸衰竭而再次气管插管者3例;随访(27.2±3.5)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股动脉人工血管闭塞6例。结论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致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多,术前全面评估、合理制订手术方案并积极实施手术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