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支架在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的支架主要为金属支架,可分为永久性支架和暂时性可回收支架。永久性金属支架长期植入易引起炎性增生、支架内再狭窄、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暂时性可回收金属支架植入后1周内需取出,以避免食管瘢痕修复及支架内组织增生导致其取出困难、远期食管再狭窄复发率高。药物洗脱支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已处于临床使用阶段,消化道药物洗脱支架目前处于研制及动物实验阶段;镁合金可降解支架已经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应用。随着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药物镁合金可降解支架已成为食管支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对药物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研发的现状和展望进行全面详细阐述,重点介绍支架工艺:支架成型,覆膜改性,载药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用于测试颅内支架性能的颈内动脉虹吸段动物模型。方法使用快速原型及脱蜡技术建立6只颈内动脉虹吸段约束装置。手术暴露并游离6只犬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近端暂时性夹闭,远端结扎并沿结扎点近侧切断。右侧颈总动脉远端暂时性夹闭,近端结扎并沿结扎点远侧切断。左侧颈总动脉近侧段穿过塑型装置,并与右侧颈总动脉远侧游离段端端吻合。术后1、2周、1个月血管造影,视觉评估虹吸段模型形态,血管通畅,吻合口狭窄及附壁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所有实验犬均能耐受手术,无一只死亡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建模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后1、2周、1个月血管造影,显示虹吸段模型空间结构与其人体原形高度相似,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附壁血栓形成。所有模型虹吸段随访中均保持通畅。结论采用体外约束装置,手术建立虹吸段模型切实可行,该模型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可靠性,可用于测试神经血管内材料。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介入治疗主要是针对1型DM由于胰岛β细胞缺乏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进行胰岛β细胞或者干细胞移植,从而增加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达到治疗DM的目的.DM的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足的治疗,使用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血管内支架为糖尿病足及其他周围血管病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内膜下成形术用于治疗37例伴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足背动脉和(或)足底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不适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或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57条患肢中,31条(54.4%)有组织缺损,51条(89.5%)肢体表现为静息痛.患者...  相似文献   
5.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尤其是肝脏、胰腺恶性肿瘤的化疗中,而在肝脏和胰腺的良性病变中应用尚不多.这一技术除了具有创伤小等特点,还能明显的提高门脉血药浓度,达到静脉给药血药浓度的100~400倍,在肝脏和胰腺的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糖尿病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穿刺技术,材料学及置管方法的改进和发展,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必将在肝脏和胰腺良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摘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具有高致死致残率。脑组织缺血时间越长临床预后越差,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一直是AIS诊治重点,而启动再灌注治疗前快速识别半定量缺血半暗带是影像学筛查核心内容。基于DSA设备的新兴断层成像C臂锥形束CT(CBCT)与传统CT相比更有利于实现AIS一站式诊治,明显缩短缺血组织再灌注时间,获得良好临床预后。然而由于现有设备硬件和算法限制,该技术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BCT灌注技术在AIS相关成像方法、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治中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负载重组牛痘病毒JX-594和紫杉醇的覆膜金属支架对兔食管鳞癌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手术将VX2 肿瘤组织块种植于新西兰大白兔食管黏膜下层,成功构建VX2兔食管鳞癌模型。食管DSA造影检查确认食管狭窄>2/3管腔直径,作为支架置入适应证。将兔模型随机分为覆膜的紫杉醇负载金属食管支架(PEMS)组和双层覆膜的紫杉醇和JX-594共载金属食管支架(PJEMS)组,每组6只。DSA透视下支架输送器将支架置入食管狭窄病变部位。支架置入后 2 周处死实验兔,分析PEMS和PJEMS治疗兔食管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 支架置入术中两组各有1只兔窒息死亡,术后 2 周内无死亡,均未发生出血、穿孔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两组各有5只荷瘤兔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JEMS组平均肿瘤体积为 (1.286±0.463) cm3,明显小于PEMS组 (5.014±2.082)cm3(P<0.05);PEMS组中3只实验兔出现远处转移,其中 1 只为肺部弥漫性转移,PJEMS组仅1只出现远处转移;PEMS组、PJEMS组兔体质量丢失分别为 (0.334±0.084) kg、 (0.162±0.177)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JX-594可增强紫杉醇对局部食管鳞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好地辅助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也许可为晚期食管鳞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9.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和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8年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枚动脉瘤).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分为完全栓塞、次全栓塞和部分栓塞.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并搜集造影和临床结果.结果 所有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均成功填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例共14枚动脉瘤中,次全栓塞8枚,部分栓塞6枚.3例弹簧圈部分残留于载瘤动脉.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及血栓形成.12例均经1~2年随访.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稳定、有效.长期随访证明次全栓塞者也可发展为完全栓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探讨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17例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1岁),1例为偶然发现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伴有脑实质内血肿,1例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为偶然发现的其它部位动脉瘤破裂.动脉瘤位于小脑上动脉1例,脉络膜前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3例.囊性动脉瘤9例,夹层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1例.所有动脉瘤均为小动脉瘤,2例梭形夹层动脉瘤缺乏明确瘤颈,15例为窄颈,其中5例体-颈比≤2,10例体-颈比>2.结果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囊状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囊状动脉瘤和2例夹层囊状动脉瘤不全闭塞,1例夹层囊状动脉瘤瘤颈残留;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完全闭塞,1例不全闭塞、载瘤动脉部分闭塞.术后3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其他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分14例,2分1例,4分2例.术后6~9个月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显示,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3例不全闭塞,1例瘤颈残留患者复发;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1例载瘤动脉再通.末次随访显示14例保持mRS评分0分,1例保持4分不变,2例mRS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外科手术治疗较困难的周围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何种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取决于动脉瘤部位、性质、形态、血管入路迂曲程度和载瘤动脉供血区功能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