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6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BRD7交互作用蛋白基因BRD2、BRD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M  Peng C  Nie XM  Zhang BC  Zhu SG  Yu Y  Li XL  Li GY 《癌症》2003,22(2):123-127
背景与目的:BRD7基因是通过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获得的一个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密切相关基因。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已从人胎脑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两个与BRD7蛋白存在交互作用且包含溴区结构域(bromodomain)的蛋白BRD2、BRD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证实BRD7蛋白与BRD2、BRD3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BRD2、BRD3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和作用模式。方法:将BRD2、BRD3基因分别与BRD7基因共转化酵母Y187后将菌落影印到尼龙膜,X-Gal检测酵母中报告基因LacZ的表达,推断BRD2、BRD3与BRD7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RT-PCR方法检测BRD2、BRD3基因在正常鼻咽上皮组织和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在BRD7基因稳定转染的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BRD7基因的重表达对BRD2、BRD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通过特异性酵母双杂交技术,发现酵母转化子的颜色呈蓝色,进一步证实BRD2、BRD3蛋白能分别与BRD7蛋白发生交互作用。RT-PCR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BRD2和BRD3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在BRD7基因稳定转染的HNE1细胞株中,随着BRD7基因表达的增强,BRD2、BRD3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上调。结论:BRD7蛋白能分别与BRD2、BRD3蛋白发生交互作用,且在mRNA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表达作用,彼此可能形成二聚体或三聚体,共同参与鼻咽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2.
83.
84.
红曲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曲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OB)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ROB,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法测定ALP活性,观察红曲提取物对ROB增殖、分化的作用,同时考察了MTT法和ALP试剂盒法中细胞数和吸收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10^-2和10^-3mg/ml的水提物能刺激ROB的增殖(P〈0.05),10^-3mg/ml的水提物还能提高ROB的ALP活性(P〈0.05);10^-2和10^-3mg/ml的95%乙醇提取物对ROB的增殖与分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或P〈0.01)。结论:红曲水提物和95%乙醇提取物均能促进ROB骨形成过程中增殖、分化,95%乙醇提取物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5.
酵母菌中海藻糖的几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报道了从酵母菌中提取海藻糖的几种方法;三氯乙酸提取法、冷乙醇提取法、热乙醇提取法和热蒸馏水提取法,产率分别为13.38%、9.68%、9.75%和9.55%。结果表明,热蒸馏水提取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酵母多糖对仔鸡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在仔鸡常规育雏及育肥期间,用酵母多糖灌胃(20 mg/kg)或肌注(2 mg/kg),并观察其对仔鸡脾脏、腔上囊及T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是灌胃或是肌注,酵母多糖对仔鸡脾脏、腔上囊和T淋巴细胞都可产生明显影响:脾脏重量(mg/10 g体重)增加:淋巴细胞数量(万/cm3)上升,对MTT的吸收能力增强;腔上囊皱襞增生。结论 酵母多糖是一种既可促进鸡的细胞免疫能力,又可提高其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的免疫增强剂,因此将其开发应于家禽(畜)养殖业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87.
Arsenic, a human carcinoge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bladder cancer, is commonly found in drinking water. An important mechanism by which arsenic is thought to be carcinogenic is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epigenetic changes that lead to aberrant gene expression. Previously, we reported that the SAS2 gene is required for optimal growth of yeast in the presence of arsenite (AsIII). Yeast Sas2p is orthologous to human MYST1, a histone 4 lysine 16 (H4K16) acetyltransferase. Here, we show that H4K16 acetyl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resistance of yeast to AsIII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chromatin state.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role of MYST1 and H4K16 acetylation in arsenic toxicity and carcinogenesis in human 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MYST1 was knocked down in UROtsa cells, a model of bladder epithelium that has been used to study arsenic-induced carcinogenesis. Silencing of MYST1 reduced acetylation of H4K16 and induced sensitivity to AsIII and to its more toxic metabolite monomethylarsonous acid (MMAIII) at doses relevant to high environmental human exposures. In addition, both AsIII and MMAIII treatments decreased global H4K16 acetylation levels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This indicates that acetylated H4K16 is required for resistance to arsenic and that a reduction in its levels as a consequence of arsenic exposure may contribute to toxicity in UROtsa cell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propose a novel role for the MYST1 gene in human sensitivity to arsenic.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克隆人端粒相关蛋白T-STAR并研究其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哺乳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GBKT7-hTERT,以pGBKT7-hTERT为诱饵,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cDNA文库筛选;构建pVP16-T-STAR和pMhTERT重组载体,脂质体法将其与报告质粒共转染入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以pM-53 pVP16-T、pM3-VP16为阳性对照,以pM53 pVP16-CP为阴性对照;以pM-hTERT pVP16、pM pVP16-T-STAR、pM pVP16为交叉阴性对照。ELISA法检测报告基因CAT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BKT7-hTERT,将获得的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证实为是已收录的人cDNA序列T-STAR。pGBKT7-hTERT和pVP16-T-STAR共转染之后,报告基因CAT的表达(A值为0.258)显著高于阴性对照(A值为0.002~0.015)。结论T-STAR与hTERT在胃癌细胞内发生了相互作用,T-STAR可能是人端粒相关蛋白新成员,通过hTER参与端粒酶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90.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2(HBEBP2)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筛选人肝细胞中与HBEBP2相互作用的基因。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HBEBP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BKT7-HBEBP2,转化酵母菌AH109并在其中进行表达。随后与预转化了人肝细胞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和铺有X-α-gal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进行双重筛选获得阳性克隆。提取文库质粒pACT2-DNA并与pGBKT7-HBEBP2共同转化AH109酵母菌株,于铺有X-α-gal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进行筛选以排除假阳性克隆。挑取真阳性克隆送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6种与HBEBP2相互作用的蛋白,其中包括人类线粒体蛋白、人类α-2-糖蛋白1、人类磷酸甘露糖-p-长醇利用缺陷1和人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4个已知功能蛋白及2个未知功能序列。结论筛出人肝细胞中一组与HBEBP2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探讨HBEBP2在HB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