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714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396篇
预防医学   44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6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细丝弓技术在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中的应用,探讨其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正畸设计和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头影测量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结束后,磨牙和尖牙关系中性,覆(牙合)覆盖正常.正畸治疗后矢状向ANB角减小1.18°,U1-NA角减小19.13°,L1-NB角减小6.42°,L1-MP角减小5.28°,颏突度增加0.46mm,颏倾斜度减小3.99°,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OP-MP角减小0.19°,L6-MP距增加0.98 mm,有统计学意义,而上、下颌切牙和上磨牙垂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面型角减小4.56°,鼻唇角增加16.48°,上、下唇突点距离审美平面减小4.93 mm和3.99 mm,PosB’-FH角增加6.8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矫治过程中应用细丝弓矫治技术可以对患者矢状向和垂直向达到良好的支抗控制,矫治后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2.
背景 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 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 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 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 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 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 3)、其他医院中传染科高于其他科室(P<0.003 3),三级防护高于二级防护、二级防护高于一级防护(P<0.016 7),而不同连续佩戴时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疫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并有多种类型、多个部位损伤并存现象,建议采取减压、减轻摩擦力、吸湿、护肤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儿童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应用Pancherz分析法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硬组织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测量治疗前后的上气道线距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检测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结果 Twin-block治疗前后,ss/OLP、pg/OLP明显增大, Co/OLP和前牙覆盖明显减小, Go-Me长度明显增加,磨牙关系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气道测量值Adl-PNS、Ad2-PNS、Mcnamara线、U-MPW、TB-TPPW治疗后均有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能有效地改善骨性Ⅱ类患者的咬关系和侧貌,可以有效增加上气道各段前后径长度,这些变化主要由髁突前移导致的下颌骨生长发育所致。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Tip-Edge Plus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猞)面部软硬组织的改变,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拾)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12~15岁,平均13.5岁,均采用Tip-Edge Plus矫治技术进行非减数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6例患者平均疗程16个月.矫治后U1-NA角和U1-NA距分别减少(15.40±5.31)°和(4.16±1 82) mm(P <0.01) 、U1-L1角增加(- 14.60 ±6.62)°(rP<0.01),U1-SN角减少(13.30±2.53)°(P<0.05),ANB角及Y轴角均显著减少(P<0.05),SNA角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患者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鼻唇角增加( 16.60±5.29)°(P<0.01),面型角减少(5.00±1.37)°(P<0.05),上唇突度减少,下唇突度增加,上下唇和颏部软组织产生移位和改形,上下唇突度达到正常范围,由治疗前的Ⅱ类骨面型变为治疗后Ⅰ类直面型.结论 对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拾)患者采用Tip-Edge Plus矫治技术,可快速、高效改善面部侧貌,使软硬组织侧貌面型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配合快速扩弓,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矫治结束后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前牙反解除,患者凹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加1.37°,A点前移,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ANB角趋于正常。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由于生长潜力有限,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是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完成基于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国产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的开发。方法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数据采集部分将石膏模型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数据,利用软件根据牙齿舌侧面形态设计个性化底板然后将虚拟三维托槽和底板进行数据融合,最后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托槽制作。结果制作完成的个性化舌侧托槽与牙面结合紧密,对位关系准确。结论计算机辅助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能够简化矫治器制作程序,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7.
88.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牙齿、颌骨及面部的发育.近年来,随着正畸材料的发展与正畸技术的不断提高,固定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得到蓬勃发展.本文对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固定矫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Aluminum (Al) concentration was assessed in deciduous teeth in relation to sex, year of birth, tooth type, and the presence of caries and roots.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deciduous teeth from children born during the period 1952-93 in a county in southeast Sweden were sampled, and the Al content determined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e arithmetic mean of the Al concentration was 0.58 &#45 0.64 ppm dry weight (mean &#45 standard deviation) and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incisors (1.05 &#45 1.04 ppm) and canines (0.48 &#45 0.50 ppm) and between incisors and molars (0.53 &#45 0.55 ppm).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eeth with and without cari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sexes. The Al concentration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ooth weight for incisors (r =-0.47)and canines (r =-0.45) but not for molars (r = 0.03).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Al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over time. Caries-free deciduous molars are suggested as the most useful teeth for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aluminum.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update the meta-analysis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ral appliance (OA)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Methods: PubMed, ISI Web of Knowledge, Ovid, EBSCO Dentistry & Oral Science Source, The Cochrane Library, and Embase database were searched for RCTs until 23 May 2017. Meta-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RevMan 5.3.

Results: Sixteen RCTs were included. Compared with OA, CPA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HI, min SaO2, ARI, ESS (p < 0.05),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M%, FOSQ, BP (p ≥ 0.05). O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M% in the severe groups and ESS in the adjustable OA group (p < 0.05). OA shared greater preference.

Conclusion: Even though CPAP can better decrease the severity of OSA, more patients opted for OA, which showed better results in severe patients, especially adjustable O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