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84篇
  免费   4378篇
  国内免费   914篇
耳鼻咽喉   418篇
儿科学   1668篇
妇产科学   557篇
基础医学   3572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7792篇
内科学   9070篇
皮肤病学   334篇
神经病学   1764篇
特种医学   27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100篇
综合类   8393篇
预防医学   3040篇
眼科学   353篇
药学   4136篇
  30篇
中国医学   1507篇
肿瘤学   7440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1510篇
  2021年   2595篇
  2020年   2225篇
  2019年   1944篇
  2018年   1939篇
  2017年   2106篇
  2016年   2127篇
  2015年   2045篇
  2014年   4028篇
  2013年   3702篇
  2012年   3255篇
  2011年   3768篇
  2010年   2841篇
  2009年   2958篇
  2008年   2901篇
  2007年   2776篇
  2006年   2561篇
  2005年   2207篇
  2004年   1781篇
  2003年   1553篇
  2002年   1173篇
  2001年   1110篇
  2000年   955篇
  1999年   810篇
  1998年   625篇
  1997年   585篇
  1996年   521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312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34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95篇
  1982年   104篇
  1981年   87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61篇
  1977年   40篇
  1974年   26篇
  1973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HER2、HE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HE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其过度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有5年随访资料的58例肺癌(32例鳞癌和26例腺癌)组织中HER2与HER1的表达.结果HER2、HER1、HER2和HER1双表达(HER2 1)表达率分别为56.9%、63.8%、31.0%;HER2、HER1、HER2 1的过度表达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与术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HER2、HER1的过度表达不是肺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现象,而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晚期现象;HER2、HER1、HER2 1过度表达与肺癌患者术后预后呈负相关,是肺癌患者预后的标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PDTC组,比较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RT—PCR检测移植瘤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FⅧ蛋白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DTC组移植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抑瘤率为41.03%;COX-2、VEGF表达及MVD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1,P<0.05)。结论 PDTC可抑制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OX-2、VEGF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3.
基因芯片筛选同时参与肺腺癌不同癌变进程的分子靶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时参与肺腺癌不同癌变进程的基因群,以期进一步筛选出肺腺癌的分子靶标。方法 选取术后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肺腺癌组织标本共10例为实验组,相应的癌旁组织10例为对照组。与含13824个基因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最后结合分期和临床预后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在不同分期及不同预后的标本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即为入选基因。结果 10例肺腺癌标本共差异表达基因119条,其中,含已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26条,尚未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46条,完全未知功能的新基因47条。结论 119条基因是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标记,是肺腺癌分子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结合体外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合适剂量分割与临床疗效。方法61例中晚期肺癌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10Gy/次/周×2~3次/2~3周;B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5Gy次/周×4~6次/4~6周。体外放疗两组相同。结果A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4.2%、26.7%和16.7%。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45.2%和20.9%。两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A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0.0%、33.3%和20.0%。B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4.2%、61.3%和41.9%,两组3、5年局控率有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大咯血、放射性食管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气管及肺纤维化等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192铱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低剂量放疗优于高剂量放疗,疗效高,并发症少。结合体外放射腔内放疗合适剂量应以5Gy/次周,总剂量20~30Gy为宜。  相似文献   
995.
支气管成形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使部分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术的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改善了部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术后生存率亦不低于全肺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6.
The foramen ovale is usually obliterated following establishment of the adult circulation but remains patent in 25% of individuals. This potent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enous and arterial circulations can allow thromboembolic material to bypass the lungs and enter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We report two cases of paradoxical embolization through a patent foramen ovale following acute large pulmonary embolism (PE) and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predispose to paradoxical embolization following PE.  相似文献   
997.
丙戊酸肝毒性高危因素易感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在不同年龄、以及与酶诱导剂联合用药时肝脏毒副作用差异及其机制。方法婴儿及成年W istar大鼠,以不同剂量VPA及苯巴比妥(PB)灌胃制作动物模型。差速离心法制备肝线粒体。测定血氨、L-肉碱、肝功酶谱、血液凝血因子、VPA与PB血药浓度、肝线粒体呼吸酶系,以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等。流式细胞仪、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肝线粒体跨膜电位(MMP)及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还原酶mRNA的表达。O il-Red-O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结果①无论婴儿鼠或成年鼠,即使较大剂量VPA/VPA+PB,对肝功酶谱ALT、AST均无明显影响,而凝血因子PT、TT、APTT、Fbg,以及血氨和L-肉碱含量均有明显异常,其中尤以婴儿鼠、以及与酶诱导剂联用时影响更为突出;②较大剂量VPA/VPA+PB使婴儿鼠肝线粒体细胞色素aa3含量分别下降58.80%和61.80%,成年鼠组分别下降37.55%和46.53%。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检测肝线粒体呼吸链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表明,仅有较大剂量VPA/VPA+PB婴儿鼠SDH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别降低44.8%和57.9%。婴儿和成年鼠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以婴儿鼠降低更明显。无论婴儿鼠或成年鼠组,较大剂量VPA/VPA+PB动物的肝线粒体GSH含量均低于同龄对照组(P<0.01),而线粒体MDA含量均增高(P<0.05),婴儿鼠更严重;③成年各组实验鼠之间肝线粒体MMP差异无显著性,但婴儿鼠中较大剂量VPA+PB组MMP下降21.47%,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原位杂交检测显示较大剂量VPA引起婴儿鼠肝内CYP450还原酶mRNA平均光密度值(OD)增加(P<0.05),但对成年鼠无影响。合并使用PB时,则引起各年龄鼠该酶mRNA表达均增强;⑤组织学观察显示,婴儿鼠较大剂量VPA/VPA+PB组均出现门管区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细胞数分别高出成年鼠7.5和12倍,P<0.01。结论VPA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VPA对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且在婴儿鼠年龄以及联合用药等高危因素存在时更为突出。另外,CYP450还原酶表达的明显增强也可能是高危因素时VPA肝毒性明显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在VPA肝毒性高危因素存在时,尤其应警惕其肝毒性,然而,肝功酶谱并不是一种灵敏的用于预测VPA肝严重毒性发生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98.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有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病人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阿奇霉素0.25g,每日1次,连续用药6周。对照组不用任何药。两组病人在病情加重时,临时应用茁-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前、治疗6周后检测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琢的浓度,并记录临床症状记分。结果60例完成了试验,治疗组30例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前(4.1±0.4)分,治疗后(3.8±0.5)分,P<0.01];FEV1也有改善[治疗前(1.68±0.23)L,治疗后(1.72±0.21)L,P<0.05];血浆IL-8浓度[治疗前(8.5±2.6)pg/ml,治疗后(8.5±2.6)pg/ml]、IL-6浓度[治疗后(7.1±2.8)pg/ml,治疗后(7.0±2.8)pg/ml]及TNF-琢浓度[治疗前(7.6±2.7)pg/ml,治疗后(7.5±2.7)pg/ml]均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未再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COPD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其肺功能,且安全性好,不影响对血浆IL-8、IL-6及TNF-琢的浓度。  相似文献   
999.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贾杰 《中国针灸》2004,24(10):681-683
目的 :探讨针刺与康复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肺功能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稳定期COPD患者 6 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康复组 ,每组各 2 2例 ,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分别加上以上 3种治疗方法 ,共治疗 1 0 0天。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治疗前各组间肺功能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治疗后针刺组、康复组肺功能改善 (P <0 0 5 ) ,而针刺加康复组肺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 ,并优于其它两组 (P <0 0 5 ) ,其临床疗效也优于针刺或康复组 (P <0 0 5 )。结论 :针刺、康复治疗均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 ,但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目的 了解三氯乙烯 (TCE)所致药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并发症 ,探讨治疗方法 ,为研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7~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的 5 0例TCE所致药疹样皮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发病与接触浓度不平行 ,无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均可发病 ;潜伏期 5~ 6 6d ,平均潜伏期 31.5d(M) ;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功能损害为主 ;感染为主要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患者临床表现类似药疹 ,临床分型以剥脱性皮炎、多形红斑为主 ;发病机制应属变态反应 ,而IV型可能性大。早期、适量、足程使用糖皮质激素 ,加强皮肤护理 ,积极护肝及防治感染 ,是提高TCE所致药疹样皮炎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