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5篇
  免费   2261篇
  国内免费   1180篇
耳鼻咽喉   378篇
儿科学   305篇
妇产科学   405篇
基础医学   5429篇
口腔科学   738篇
临床医学   1442篇
内科学   3421篇
皮肤病学   435篇
神经病学   1424篇
特种医学   501篇
外科学   2711篇
综合类   3290篇
预防医学   933篇
眼科学   380篇
药学   2010篇
  3篇
中国医学   548篇
肿瘤学   2863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833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1334篇
  2013年   1521篇
  2012年   1442篇
  2011年   1633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516篇
  2007年   1544篇
  2006年   1468篇
  2005年   1293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953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649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26篇
  1973年   19篇
  1972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瓣膜常用人工基质材料--明胶发生降解后的产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酶组合技术制备明胶降解物(gelatin hydrolysate, GH),采用超滤的方法分离出低分子量明胶降解物组分(gelatin hydrolysate fraction, GHF),用于5只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 结果 ①GH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浓度效应:在0.125~1.0 mg/ml浓度范围内,GH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0.25 mg/ml时,细胞增殖率最大,达到(47.54±16.35)%;②GH与GHF对细胞增殖影响比较:GH与GHF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浓度为0.25 mg/m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无显著差异[(27.04±15.21)% vs (39.22±15.55)%, P=0.177];③GH与GHF对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影响比较:GHF组第3天时Ⅰ型胶原分泌量为(28.06±5.60)pg/105,与空白对照的(18.24±4.52)pg/1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6),而GH组直至第6天时Ⅰ型胶原蛋白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3). 结论 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明胶降解物GH与GHF均具有促进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分子量较小的GHF还具有促进细胞I型胶原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72.
深低温冷冻肌腱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深低温冷冻方法对肌腱细胞活性的影响,比较程序性降温和普通深低温冷冻法对腱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纯种SD大鼠24只(出生21 d),随机分为3组,取双侧跟腱.新鲜肌腱对照组(A),常规深低温冷冻组(B),程序性降温深低温冷冻组(C).采用相同的方法对3组肌腱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和传代后细胞的生长,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考察细胞的活性;对细胞进行成纤维细胞染色、胶原染色和对细胞进行形态观察(扫描电镜);水解法定量分析细胞培养基中羟脯氨酸浓度的变化,检测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结果原代细胞培养时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快于B组和C组(P<0.01),C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快于B组(P<0.01),这种生长速度的差异在细胞传代后消失.细胞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符合成纤维细胞形态.3组细胞培养基中羟脯氨酸浓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肌腱中仍存在具有活性的腱细胞,但数量显著少于新鲜肌腱中活细胞的数量.应用计算机控制程序性慢速降温方法处理的肌腱其活细胞的数量有所提高,但仍低于新鲜肌腱中活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体外培养夫鼠神经干细胞(N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大鼠海马分离培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证实为NSC。将NSC以5×10~4/孔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未加氯胺酮)、5、10、20、50、100、200、500、1000 mmol·L~(-1)氯胺酮,每个浓度5孔。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NSC光密度(OD),并计算生长抑制率(RI)。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氯胺酮浓度为0、10、100、500、1000 mmol·L~(-1)时NSC凋亡率。结果与氯胺酮浓度0时比较,200、500、1000 mmol/L氯胺酮可降低NSC OD,升高RI,10、100、500、1000 mmol·L~(-1)氯胺酮可升高NSC凋亡率(P<0.05或0.01)。结论氯胺酮对体外培养大鼠NSC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NSC凋亡,且该作用与氯胺酮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BTSCs)体外分化过程中的回逆现象,为研究其分化抑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D133免疫磁珠筛选系统,从肿瘤组织中分离获得的CD133^+细胞(BTSCs)分成4组进行培养:(1)含10%胎牛血清(FCS);(2)10%FCS+丙戊酸钠注射液(VPA);(3)无FCS+生长因子;(4)无FCS+生长因子+VPA。取不同时间点上的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分化相关的标志物、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变化;利用免疫激光共聚焦分析与分化相关标志物的共表达情况。结果无FCS条件下培养的BTSCs呈悬浮球状生长,高表达CD133和巢蛋白(nestin),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G0/G1期细胞占大多数,G2/M期细胞接近0%,DNA都是异倍体,对VPA反应不敏感。含FCS培养的原本悬浮的细胞约4h开始贴壁。均呈圆形。此后逐渐向多形性分化,至7d时分化的细胞部分又返回至圆形。至10d-21d时,有的还能重新恢复球形,并呈悬浮生长。培养3d、7d、10d和21d时,CD133、nestin阳性细胞数先降后升,GFAP^+和β-TubulinⅢ^+细胞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含FCS培养液中加入VPA。细胞形态上未见上述的回逆现象,CD133和nestin表达的先降后升现象消失,GFAP和β-TubulinⅢ在第7天以后表达明显升高,但极大部分细胞共表达nestin。而神经干细胞(NSCs)在含FCS培养至10d时,即以GFAP和β-TubulinⅢ表达为主,未见CD133^+细胞。此外,含血清培养时BTSCs仍以异倍体为主。含少量的G2/M期细胞,加VPA诱导后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变化不明显。结论BTSCs在含血清条件下培养出现的多向分化表型不稳定,时有去分化所导致的回逆。加入诱导分化剂VPA培养,虽然能阻止回逆现象出现,并有代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标志物表达上升.但因其共表达nestin而仍属于未完全分化细胞,表明BTSCs分化始终处于受抑状态。  相似文献   
75.
陈彬  刘宽  王伟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14(5):267-270,314
目的比较研究成年大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年大鼠生理状态下大脑皮层或海马CA1、CA3、DG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p15Ink4b、p21cipl的表达。结果成年大鼠海马区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有p15Ink4b和p21cipl的表达,细胞核和细胞浆均有表达,且以胞核为主;星形胶质细胞也有上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便细胞数目较少,并且表达这些指标的星形胶质细胞多聚集在海马区。结论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表达p15Ink4b和p21cipl,而其在神经元的表达较星形胶质细胞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76.
丁酸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结肠中膳食纤维的酵解产物丁酸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传代人结肠癌SW1116细胞株接种于不含及合不同浓度(2、3、4、7、10 mmol/L)丁酸的培养基中。经6、24、48和72h后,用四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细胞匀浆中癌胚抗原(CEA)及和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同时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丁酸对SW1116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所观察的丁酸浓度及时限内,最高抑制率达53.9%。同时丁酸能大大增加SW1116细胞CEA和ALP的表达;当丁酸浓度≥7mmol/L和培养时间≥48h时,二者增加最为显著(P<0.001)。电镜显示丁酸能使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增多。结论:丁酸能抑制SW1116细胞株的生长并诱导其分化。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LH基因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RT-PCR法从雌性大鼠垂体细胞中RNA扩增大鼠的促黄体素基因(LH)cDNA片段约(461bp)并克隆至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LH,限制酶酶切,酶连接,构建PCDNA3.1(-)/HbsAg/LH,经脂质体转染纯化的重组质粒至COS细胞中,通过肌肉注射构建的PCDNA3.1(-)/HbsAg/LH与前列腺增生大鼠,2个月内给药两次。结果 体外培养COS细胞,发现HBsAg与LH连接物表达较好,肌肉注射前列腺增生模型鼠重组质粒后,模型鼠LH与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CDNA3.1(-)/HbsAg/LH可参与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腺的调节。  相似文献   
78.
Cell transplantation to improve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the failing heart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urrent therapies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re limited in efficacy or in applicability. Cardiac cell transplantation offers a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improve heart function. Although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ell transplantation, only recently have investigators studied the changes in ventricular function follow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This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the latest research developments, evaluates recent studies of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cell transplantation as a new therapy to ‘repair broken hearts’.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 0例SARS住院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SARS组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 ,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 ,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CD3 、CD4 、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CD4 细胞百分数 ,CD8 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SARS患者各病程CD3 、CD4 、CD8 ,于病程第一至第三周较第四周下降明显 (P <0 .0 5 ) ,病程第一至第三周之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阐明SARS的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0.
大鼠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悬液混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异体表皮细胞悬液混合移植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配成 15对后 ,分成细胞悬液移植组 (A组 ,10对 )和细胞膜片移植组 (B组 ,5对 )。取每只大鼠全厚皮 ,分离表皮细胞 ,并根据配对情况按 1∶1的细胞比例混合 ,体外常规培养。 4d后收获A组混合细胞悬液 ,14d后收获B组混合细胞膜片。将此细胞悬液和膜片分别转移至A、B组相应供体大鼠的去全厚皮创面。随后A组每对大鼠的创面交叉覆盖配对方的异体全厚皮 ;B组创面覆盖胶原膜及“优妥”敷料。比较移植后 2~ 3周两组的创面修复情况。 结果 术后 2~ 3周 ,A组创面大多愈合 ,表面光滑 ,与皮下连接紧密。术后第 5天 ,B组创面部分细胞膜片脱落 ,部分成活 ,膜片成活的创面后期再次出现小创面 ,经久不愈。 结论 自、异体表皮细胞悬液混合移植是一种可行的、体内构建皮肤、修复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