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69篇
  免费   1737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358篇
儿科学   579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711篇
口腔科学   1247篇
临床医学   3333篇
内科学   2587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1443篇
特种医学   76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37篇
综合类   7250篇
预防医学   1720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1680篇
  40篇
中国医学   467篇
肿瘤学   228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795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1155篇
  2019年   1000篇
  2018年   1101篇
  2017年   1188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2193篇
  2013年   1839篇
  2012年   1764篇
  2011年   2216篇
  2010年   1952篇
  2009年   2080篇
  2008年   1864篇
  2007年   1856篇
  2006年   1558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1000篇
  2002年   957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511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137篇
  1984年   125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91篇
  1981年   98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e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52.
颈椎病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中医分型的辨证关系。方法:对100例该病的影像表现与中医分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部疼痛,常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风寒型以软组织所致颈曲改变为主。肝肾亏虚型、痰湿交阻型以骨质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为主。结论:X线、CT是本病首选检查方法,能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对中西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1病历简介患儿,男,45天,呕吐抽搐5天伴发热2天。体检:体温38.5℃。前囟稍隆起,面色苍白,嘴角向左侧歪斜,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3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0s,白细胞11.2×109/L,血红蛋白72g/L。CT平扫:右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见一新月形高低密度影,范围约11.0cm×1.0cm,边界清楚,前方呈低密度灶,CT值19Hu,后方呈高密度灶,CT值61Hu。右侧脑室及中线受压左移,后纵裂池内亦呈高密度铸形,CT值64Hu(图1),骨窗示颅骨结构完整,未见外伤性改变(图2)。CT诊断: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讨…  相似文献   
54.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由Liedll在1872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目前随着CT和MRI的发展,临床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58例H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CT扫描仪,用OM基准线、0度角、层厚及层距5mm连续平扫至颅顶。结果:189例临床怀疑HIE的新生儿,CT阳性发现HIE143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分别占受检者75·66%和11·64%。结论:对可疑HIE患儿行颅脑CT扫描,对临床上早期诊断HIE提供了可靠依据。它不但可以直观地提供病损部位与程度,而且对推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老年人硬膜下血肿(SDH)系指60岁以上高龄人的SDH而言。由于近年来各国人口老年化率上升,老年人颅脑损伤的比例也随着增高,老年SDH也相应增多[1]。这类病人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梗死的CT特征,探讨其发生机制,揭示其对疾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轻微外伤引起的脑梗死多发于儿童,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内囊区,预后较好;重症外伤引起的脑梗死好发于成人,发病部位多见于颅内血肿同侧,且大脑后动脉支配区域最为多见,预后较差。结论CT扫描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9.
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MSCT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4例常规X线平片或临床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MS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MPR、SSD和VR重建,对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的数量或骨折程度、胫骨平台受累情况、手术入路、骨质疏松程度及骨组织的缺损等做出评价。骨折的分型根据Swiss AO-ASIF法。结果:24例患者中有1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轴位MSCT和MPR、SSD及VR重建图像综合做出的诊断一致。结论:MSCT及其MPR、SSD、VR重建技术对于胫骨平台的骨折分型及术前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多层螺旋CT(MSCT)使扫描速度,薄层,覆盖范围达到了很好的统一,是胰腺癌最佳的单项检查手段。本文介绍了MSCT运用于胰腺的技术优势以及具体检查方法,重点叙述其在胰腺癌的诊断,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