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0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610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92篇
综合类   1382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4篇
  4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12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建立骨肉瘤与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 ,探讨其生物学与抗肿瘤特性 .方法 以 50 0 g· L-1 聚乙二醇为融合剂 ,将 C3 h小鼠来源的 HGRPT基因缺陷型 LM9骨肉瘤细胞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 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 ,再观察该融合瘤株的体内外生长特性 ,对小鼠的致瘤性以及抗肿瘤活性 .结果 该融合瘤株体外生长缓慢 ,对 C3 h小鼠无致瘤性 ,杂交瘤细胞细胞表达B7(70 .6% ) H- 2 Kb (53.4% ) ,融合疫苗保护的小鼠可获 1 0 0 %无瘤生存 (8/ 8)而 LM9和射线照射后的 L M9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0 / 8) ,皮下接种融合疫苗治疗的荷瘤小鼠可获得80 %无瘤生存 .结论 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骨肉瘤细胞可能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对小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说明了细胞融合方法构建的肿瘤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朴酶Ⅱ(Topo Ⅱ)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 Ⅱ在4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0例骨肉瘤中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52.5%(21/40),其中术前化疗组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38.5%(5/13),显著低于术前无化疗组77.8%(21/27)(P<0.05),GST-π的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GST-π主要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Topo Ⅱ不仅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同时也参与骨肉瘤继发性耐药;GST-π和Topo Ⅱ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集手术切除未经培养的骨肉瘤标本,研究肿瘤中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观察骨肉瘤中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频率、特异性,以及骨肉瘤成骨细胞表型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RT-PCR方法研究48例骨肉瘤标本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骨桥蛋白(ON)的mRNA转录。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被用于内参照。结果在大多数骨肉瘤标本中可以发现ALP或OC的mRNA转录(分别为93.75%,79.17%)。在所有的肉瘤检测中均可发现ON的mRNA转录。在骨肉瘤的成骨细胞亚型中可见到ALP和OC的高水平表达。肺转移瘤OC的mRNA表达弱于原发灶。肿瘤细胞有高水平OC表达的病例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45)。结论OC是目前最好的成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将来可能用于检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增强阿霉素抑制裸鼠体内骨肉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人成骨瘤细胞(MG-63)接种于BALB/C裸鼠,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4组:生理盐水组 (Ns)、甲基莲心碱组(Nef)、阿霉素组(Adr)、甲基莲心碱+阿霉素组(Nef+Adr)。腹腔内注射以上药物,Nef浓度3.0mg/kg体重、Adr 2.0mg/kg体重。测量瘤重、计算瘤重抑制率、制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肿瘤形态与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原发灶细胞凋亡。结果 Ns、Nef、ADR、Nef+ ADR组原发肿瘤重量分别为:(8.03±0.92)、(7.86±0.80)、(4.16±0.54)、(1.86±0.73)g,Nef+ ADR组肿瘤重量较ADR组显著减轻(P<0.05);Nef、ADR合并用药效果α=1.38。4组原发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9%、11.80%、25.70%、71.20%,Nef+ADR组较ADR组明显增高(P<0.05)。病理切片发现Nef+ADR组较ADR组肿瘤细胞明显减少,坏死明显增多。结论甲基莲心碱对阿霉素抑制裸鼠体内骨肉瘤生长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快中子治疗肿瘤的历史发展,简单阐述了快中子治疗肿瘤的原理,介绍了快中子在软组织、骨与软骨肉瘤治疗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本组12例骨肉瘤均采用动脉区域灌注灭活再植及术后化疗方法,术后2年存活率平均为75%,1例因经验不足致局部复发,仅占8.3%,表明在化疗保障下,采用此种方法即能保肢,又能获得与截肢治疗相同的手术效果,优于单纯行灭活再植术后中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骨肉瘤多起源于骨组织的基质、骨膜或哈文氏间隙且骨膜深层者居多,是指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发展快,是国内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