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60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321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542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605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47篇
  6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鼻内镜治疗颅底疾病1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镜径路治疗颅底疾病的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2例颅底疾病行鼻内镜径路手术,其中脑脊液鼻漏39例,垂体瘤4例,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3例,蝶筛囊肿9例,蝶窦炎伴息肉2例,真菌性蝶窦炎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骨化纤维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2例,脊索瘤7例,颅咽管瘤2例,鳞癌10例,未分化癌1例,乳头状瘤癌变2例。结果全组均在鼻内镜下处理,其中20例病变为次全切除,包括鳞癌8例、未分化癌1例、脊索瘤7例、颅咽管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2例。脑脊液鼻漏1次手术成功31例(79.5%),2次成功4例,3次成功4例,最终成功率100%。1例脑膜脑膨出术后2个月复发并伴脑脊液漏,内镜下再次手术成功。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11个月复发,改行鼻侧切开术。1例真菌性蝶窦炎术后4个月复发行再次内镜手术。1例脑脊液鼻漏术后颅内感染。结论鼻内镜径路可以处理多种颅底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特别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2.
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治疗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20例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探讨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方法.方法 本组共2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前颅底骨折19例,鼻部脑膜脑膨出1例,采用经颅底前硬膜外入路行脑脊液漏修补术.结果 术中15例迁延性鼻漏患者、5例急诊患者有前颅底骨折、硬脑膜破损.20例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神经组织经颅底缺损疝出导致黏膜、硬膜、蛛网膜难以修复,是外伤后牵延性脑脊液鼻漏不能自愈的重要病理机制.前颅底硬膜外入路修补脑脊液鼻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侵及颅底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11例侵及颅底放疗后复发鼻咽癌,均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11例患者均达到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全部患者随访10-46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2例,带瘤生存1例,其余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生活质量良好。手术并发症包括:创腔感染1例:患侧听力下降、耳鸣各1例;张口受限1例。结论 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侵及颅底复发鼻咽癌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其疗效满意,可作为放疗术后复发广泛侵及颅底的鼻咽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应用插入式微波局部加温切除颅底部肿瘤49例手术体会。经插入式微波局部加温切除颅底部肿瘤时,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减少,提高了颅底部肿瘤全切除率。本组肿瘤全切除43例(87.8%),次全切除4例(8.1%),大部分切除2例(4.1%)。术中平均输血量600ml。全组病人术后恢复满意,无死亡。  相似文献   
45.
46.
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复杂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多为严重直接暴力所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并发症多,有较高的残废率及死亡率,基层医院就治率高,及时合理处理可取得满意疗效。自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此类伤员2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救治原则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6~50岁,平均32.2岁。致伤类型:交通事故伤21例,爆炸伤2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1例。伤后入院时间:3小时内17例,3~6小时9例。入院时GCS评分9~12分15例,6~8分9例,3~5分2例。合并休克4例,肋骨骨折9例,肺挫伤4例,肢体骨折…  相似文献   
47.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尿崩症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子静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2):109-109,93
通过对30例鞍区肿瘤术后并发尿崩症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8.
探讨颅底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利于建立不同年龄,性别正常成人颅底大动脉血流参考值。方法 以TCD检测521例正常成人颅底大动脉的平均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峰流速和脉动指数。结果 多数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高而下降;同年龄组多数动脉血流速度女性高于男性;同名动脉左右两侧因流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颅底硬脑膜外血肿13例临床分析Clinicalanalysisofbasicranialepiduralhematomain13patients周国胜杨建军马会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发生于颞部,也见于顶部、额部和枕部,少见于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1]...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在侧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造成听力损伤的原因,并对这两种听觉监测技术作出评价。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对14例保留听力的侧颅底手术的患者进行听觉监测。ABR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监测,CNAP在打开脑膜、暴露蜗神经后进行监测。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随访听力。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ABR变化,尤其是耳科电钻使用后[相对使用前延长(0.19±0.16)ms)]和颅内操作时[相对操作前延长(0.29±0.25)ms]。部分患者的波形潜伏期延长在术毕时有所恢复[10例,平均缩短(0.27±0.16)ms]。结论:侧颅底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护能防止听觉损伤。电钻使用造成的震动和噪声对听力有损伤,解除引起波形潜伏期延长的诱因后可恢复部分听力。术后的听力预后与术毕潜伏期的延长有相对应关系。术中监测的新趋势是联合应用ABR和CNAP,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