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37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64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临床Ⅱ期肺鳞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56例因种种原因未手术的Ⅱ期肺鳞癌患者常规分割放疗后,用信封法随机均分为超分割组(经CT定位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和对照组(常规分割放疗),现将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CRT)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80例胸段食管癌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组(观察组)40例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先常规分割照射40Gy后改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每次1.5 Gy,2次/日,间隔6小时.全程剂量67~72 Gy/38~41次,40~45d.同期常规放疗的40例为对照组,采用3野照射(前1后2),每次2 Gy,剂量65~70 Gy/33~35次,45~50 d.观察两组照射野大小差异、近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照射野的个数及设野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大于对照组(P<0.01).1、2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及急性放射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 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在保证临床靶区(CTV)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其与PTV适形度好,近期疗效较好,且不增加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自1996年以来我们用超大剂量维脑路通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72例,并与丹参静滴的疗效相比,观察到超大剂量维脑路通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计算机彩色目标分割技术的声像图彩色血流像素定量技术。方法应用笔者开发的计算机彩色血流像素定量软件 ,分析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血流灌注状态变化 ,对照组应用半定量计数法分析血管条数增减评介血流灌注变化。结果应用计算机彩色血流像素定量软件统计肿块血流像素/肿块像素的比值 ,介入前肿块血流像素/肿块像素比值是(15.65±9.61) % ,介入治疗后第4~6个月减少为(5.91±3.35) % ,半定量血管计数结果分别为(4.8±2.34)条和(1.23±0.59)条 ,后者结果的准确性低于应用计算机彩色血流像素定量技术自动检测的结果。结论通过临床应用分析 ,使用计算机彩色血流像素定量技术 ,对兴趣区血流灌注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比传统半定量方法的定量概念、精确度和可操作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5.
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增高,为增加诊断乳腺疾病的正确率和减轻医生的诊断负担,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运用阈值法和边缘检测法分割数字乳腺图像,实现对乳腺钙化点边缘的检测。  相似文献   
66.
拓扑自适应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多目标轮廓提取算法.但在MR脑图像的应用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针对该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约束和边缘吸引力场正则化的多目标轮廓提取算法。算法利用关于目标轮廓的位置信息和区域信息对切片图像的边缘吸引力场进行边缘约束.得到仪包含目标的边缘图.从而减少相邻结构的边缘对曲线收敛的影响。同时,对进行边缘约束之后得到的边缘吸引力场进行正则化处理.扩大轮廓的搜索范围.增强轮廓模型对凹边缘的搜索能力和对断裂边缘正确提取的能力。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在MR脑图像中提取目标轮廓。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建立三维核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进行心肌存活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用最大互信息法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心肌血流灌注图像和PET心肌代谢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配准,用改进的快速推进法提取心肌区域,将区域内的图像灰度作校正后融合成心肌代谢和血流灌注的差值图以伪彩色表示,用于定量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两种核医学心肌图像的配准、兴趣区域的提取和初步的图像融合,用该技术对实际病例作了初步尝试显示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利用图像配准和融合的方法对心肌存活进行定量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前瞻性研究中胸段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487例中胸段食管癌病例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244例)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组(243例)。常规分割组2Gy/次,5次/周,总剂量62~70Gy/31~35次,6~7周完成,后程加速超分割组前26疗程常规放射治疗2Gy/次,5次倜,共40Gy/20次,后16疗程缩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1.2~1.5Gy/次,2次/d,间隔6h以上,共26Gy左右,总剂量66~70Gy,6周完成)。结果常规分割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1%、26%、10.2%,局控率71%;后程加速超分割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5.3%、29.5%,局控率87%。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缩短疗程并适当提高总剂量以杀灭早期可能出现再增殖的肿瘤细胞,明显提高了局控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9.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急性放疗反应和后遗症。方法92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常规组)46例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后超组)46例,常规组2.0G 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74 ̄78)G y/(7.4 ̄7.8)周,后超组前3.5 ̄4周照射同常规组,放疗至36 ̄40G y后改为1.5G y/次,2次/d,间隔6 ̄8h,5d/周,总剂量(72 ̄78)G y/(7.2 ̄7.8)周。结果两组病例3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分别为69.6%和8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67.4%、76.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年累积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2.6%和26.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颈淋巴结控制率相仿;两组急性黏膜放射反应和正常组织后期放射反应相仿。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提高了Ⅲ、Ⅳa期鼻咽癌3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不能提高3年生存率,两组急性放射反应相似,后期放射反应相仿,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大野套小野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及预防照射双锁骨上淋巴结的意义。方法将82例上段食管鳞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分割组,前大野后小野同时对穿照射,2.0Gy/次,1次/d,5次/周。照射至40Gy后缩野改为等中心照射,总剂量达DT60Gy,锁骨上预防照射DT45Gy,总疗程6周。后程超分割组,前4周采用常规分割,后两周采用超分割方法,即1.5Gy/次,2次/d,间隔6h,总剂量70Gy,6周完成。结果完全缓解(CR)率和总有效(CR PR)率,后超组分别为70.7%和97.5%;常规组分别为53.7%和92.7%。2个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67,P=0.025)。后超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61.5%、48.7%,常规组分别为64.8%、48.6%、37.8%。后超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4%、53.8%和46.1%,常规组分别为56.7%、45.9%和37.8%。2个组1年局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χ^2=4.540,P=0.033)。结论后程超分割照射食管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