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1篇
  免费   1574篇
  国内免费   1337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2369篇
口腔科学   981篇
临床医学   4074篇
内科学   1557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326篇
特种医学   8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76篇
综合类   7867篇
预防医学   2703篇
眼科学   1297篇
药学   3418篇
  38篇
中国医学   1475篇
肿瘤学   1005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753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788篇
  2015年   911篇
  2014年   1307篇
  2013年   1376篇
  2012年   1925篇
  2011年   2163篇
  2010年   1919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1892篇
  2007年   1682篇
  2006年   1474篇
  2005年   1426篇
  2004年   1115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777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372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放射安全性.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s,TLD)检测在SLNB过程中患者乳房注射部位、胸腺、盆腔性腺及医务人员优势手食指、胸腺、盆腔性腺、眼晶体接受的放射线剂量.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连续检测行乳腺单纯切除/保留乳房+SLNB的乳腺癌患者40例.结果 患者乳房注射部位的吸收剂量最大(5.946±5.023)mSv,显著高于胸腺及盆腔的吸收剂量(均P=0.000).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器械护士各部位核素吸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远低于我国卫生部确定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依据该标准,术者每年完成约1000台SLNB手术在放射安全性方面是安全的.结论 核素法SLNB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62.
朱宁江  李昆 《中南药学》2007,5(2):190-191
玻璃酸钠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酸性黏多糖,为一线性多糖,由(1→4)-D-葡萄醛酸-β(1→3)-D-N-乙酰葡糖胺的双糖单位重复连接构成。人的皮肤、软骨、眼玻璃体和关节滑液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HA。动物的滑液、皮肤、雄鸡冠及任脐带中含有玻璃酸钠。玻璃酸钠溶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度黏弹性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玻璃酸钠注射液可提高滑液黏弹性以改善关节炎临床症状,使许多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患者获得康复。因此本品可作为轻中度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63.
黄俊卿 《中医研究》2009,22(4):20-2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也叫膝关节骨关节病、增生性膝关节炎,多发于50岁以上的女性,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2003-06—2006-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60例,近期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蛙皮素(BBS)对前列腺癌PC-3细胞骨架形态及细胞内游离Ca2+([Ca2+]i)浓度的影响。方法:①利用免疫荧光法(IH),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10-5mol/L浓度BBS处理的PC-3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以反映其对细胞骨架形态的影响;②应用Fluo-3/AM荧光标记技术和LSCM检测不同浓度BBS(10-9、10-7、10-5mol/L)处理的PC-3细胞[Ca2+]i浓度。结果:①10-5mol/L浓度的BBS可促进PC-3细胞CK表达及伪足形成;②BBS可提高PC-3细胞[Ca2+]i浓度,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实验证明一定浓度的BBS可明显提高PC-3细胞[Ca2+]i浓度及CK表达,进而影响PC-3细胞骨架形态。本研究为探索BBS应用于肿瘤研究以及BBS作用后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RG)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金(FG)逆行标记对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神经末梢的来源作追踪定位,并结合SP、CGRP免疫荧光标记法,研究大鼠DRG内FG标记阳性神经元中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结果:FG逆行标记结果发现,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的神经末梢起源于第6腰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L6-DRG)和第1骶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S1-DRG)的神经元。对这些神经元分别作SP、CGRP免疫荧光标记后发现,标记细胞大小不等,分别呈深红色和深绿色,沿神经束成行排列或散在分布。FG/SP、FG/CGRP双标记阳性细胞均为中小型,其数量分别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3和1/2,FG/SP/CGRP三标记阳性细胞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5。结论:大鼠L6-DRG和S1-DRG内的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6.
2001年4月~2002年10月,笔者单位共有5例患者因误开紫外线灯照射致眼部损伤,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48岁。患者在凌晨因畏光难以入睡,误将紫外线灯打开,照射30~45min后患者自觉双眼刺痛、流泪、有异物感,且逐渐加重。3~4h后值班护士察觉并立即关掉紫外线灯。查体:患者眼周皮肤发红,结膜充血、水肿,角膜荧光染色几尢点状着色,瞳孔对光反射痉挛性缩小,视力未下降,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由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 全部大鼠随机分为 4组 ,经舌静脉 ,按分组分别注射 :游离阿霉素组(FADM )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MADM ) ;半乳糖化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组 (Gal2 9 ADM ) ;半乳糖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外加磁场 (Gal2 9 ADM M ) ,剂量均为阿霉素 2 .5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 ,器官组织制成匀浆 ,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 ,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 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 ,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 :肝 :D靶肝 >D非靶肝、C >B >A ;心脏、肾、血浆 :A >B >D、C ;脾 :B >A、C、D ;肺 :B>A >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 ,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 15~ 3 0min达峰值 ,而半乳糖化后 ,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 5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 ,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 ,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 ,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各参数的变化特点,寻找反映早期DR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16例(32只眼)正常人进行OPs和F-ERG检测。对27例(53只眼)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Ps和F—ERG检测。结果 OPs中Os波幅、O4波幅、OPs总波幅及F-ERG中b波峰潜时较其他指标敏感,其中O4波幅和b波峰潜时为最敏感指标,但均不能反映早期DR的严重程度。结论 OPs的O4波幅和F—ERG的b波峰潜时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9.
李日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59-1059
<正>本文采用玻璃离子垫底,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190例,220个患牙,随访观察,疗效满意。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门诊楔状缺损患者190例,共220个患牙,其中男110例,女80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23岁,前牙82个,占37.3%,磨牙及前磨牙138个,占62.7%。选择  相似文献   
70.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效果。②方法 对18例18眼儿童外伤性眼内炎采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同时玻璃体腔内给药。③结果 随访6~60个月,平均27.2个月。视力0.50者1眼,0.10~0.30者3眼,0.02~0.09者7眼,光感~手动3眼,无光感2眼,2眼眼球萎缩。1l眼视力改善(66%)。④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治是挽救眼球和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