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12篇
  免费   1780篇
  国内免费   1790篇
耳鼻咽喉   456篇
儿科学   563篇
妇产科学   551篇
基础医学   1934篇
口腔科学   741篇
临床医学   5875篇
内科学   2993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697篇
特种医学   13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4081篇
综合类   13714篇
预防医学   2402篇
眼科学   2036篇
药学   5320篇
  58篇
中国医学   3140篇
肿瘤学   687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936篇
  2022年   762篇
  2021年   988篇
  2020年   964篇
  2019年   886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863篇
  2015年   1031篇
  2014年   1809篇
  2013年   1880篇
  2012年   2441篇
  2011年   2566篇
  2010年   2320篇
  2009年   2417篇
  2008年   3033篇
  2007年   2639篇
  2006年   2290篇
  2005年   2446篇
  2004年   1976篇
  2003年   1976篇
  2002年   1671篇
  2001年   1654篇
  2000年   1180篇
  1999年   1021篇
  1998年   936篇
  1997年   833篇
  1996年   750篇
  1995年   714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253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使用光动力学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TAP)研究组报告1和2证实在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有显著的典型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s)的患者中,使用静脉注射verteporfin(Visudyne;CIBA Vision Corp,Duluth,Ga)和光动力学治疗(PDT),其视力在统计学上有中度和重度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92.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致伪膜性肠炎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秋生 《抗感染药学》2004,1(3):101-102
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该病症可表现为轻微的水泻或致命性肠炎,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基 于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A毒素和B毒素的检测,甲硝唑或万古霉素临床治疗该病被证实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3.
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077-1078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方法治疗23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腹腔脓肿1例,平均住院日9.6天,出院后经内科药物正规治疗1个疗程和胃镜检查,均为溃疡愈合期。21例获得随访0.5~1年效果满意。结论:年轻病人消化性溃疡空腹早期急性穿孔,可试行非手术治疗.症状不缓解,全身炎症反应加重的病人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4.
自然流产与绒毛中维甲酸X受体α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类自然流产与绒毛中维甲酸X受体α(RXRα)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PCR SSCP 银染法和DNA测序法检测了自然流产 5 0例和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4 0例的胚胎绒毛组织中RXRα基因的外显子 2~ 10的突变。结果 :4 9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绒毛组织中RXRα基因的各个外显子在PCR SSCP 银染检测中均未显示异常。 1例患者SSCP 银染中显示异常的第 9外显子序列经DNA测序后未发现突变。结论 :目前尚不能认为人类自然流产与绒毛中RXRα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白细胞介素 1 3(IL 1 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 ,其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该研究探讨脂多糖 (LPS)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表达IL 1 3作用以及IL 1 3对HMC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MC ,加入不同浓度的LPS和 (或 )IL 1 3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检测HMCIL 1 3mRN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1 3蛋白含量 ;应用核酸酶保护法检测HMC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 1α(IL 1α)、白介素 - 1 β(IL 1 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 )、白介素 8(IL 8)、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mRNA的表达。 结果 未予LPS刺激的HMC不表达IL 1 3mRNA和蛋白 ;LPS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MC表达IL 1 3mRNA和分泌IL 1 3蛋白。HMC受LPS刺激后 1 2h即可表达IL 1 3mRNA ,4 8h达高峰 ,72h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HMC受LPS刺激后 2 4h ,其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IL 1 3蛋白 ,4 8h和 72h进一步增加。外源性IL 1 3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TNF α ,IL 1α ,IL 1 β ,MCP 1 ,IL 8,TGF β1mRNA的表达。应用抗IL 1 3抗体中和内源性IL 1 3后 ,上述炎症因子表达增强。结论 IL 1 3是HMC自分泌因子。IL 1 3可抑制LPS诱导  相似文献   
996.
Fas/FasL是凋亡信号传导的一条途径。正常妊娠滋养细胞表达FasL诱导母体活化淋巴细胞凋亡是胎儿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Fas/FasL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表达的研究刚起步。葡萄胎滋养细胞表达FasL引起蜕膜Fas巴细胞凋亡促进免疫耐受和滋养细胞的存活。恶性滋养细胞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降低及与FasL同时表达反击淋巴细胞可传授免疫赦免。Fas/FasL可能代表一个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恶性滋养细胞抵抗凋亡,逃避免疫监视和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及癌的筛查方法、注意事项,总结出发病趋势和现象.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2年5月阴道镜门诊的718例病历.结果及结论①阴道镜可放大并照亮表层上皮及下面相连的基底组织,能从视觉上和组织学上确定几乎所有宫颈和下生殖道的健康状况;②通过比较传统巴氏宫颈抹片、CCT与阴道镜病理符合率,并考虑到卫生经济方面的原因认为传统巴氏宫颈抹片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应进一步提高阅片水平、推广TBS汇报系统、强调正确的取材方法、改进现在的取样器;③宫颈器趋于年轻化,应进一步加强妇女防癌三级预防,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④不典型腺上皮及不满意阴道所见应规范处理,实施子宫颈管内膜刮除术、分段诊刮和官腔镜检查.⑤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重视HPV阳性的宫颈单纯增生患者的追踪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人流致子宫穿孔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对我院116例人流致子宫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人流致子宫穿孔的发生率为2.915‰(116/39 796).其中,子宫位置异常、畸形,多次妊娠史,哺乳期子宫,疤痕子宫等为行人流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器械致子宫穿孔发生率探针及吸管的发生率最高(1.263‰及1.713‰).子宫穿孔的处理,85例用米非司酮加米索方案,成功率为90.588%(77/85),其余有残留者B超下行清宫术.结论人流致子宫穿孔与子宫位置异常、畸形、多次妊娠史、哺乳期子宫、疤痕子宫等有明显关系;人流过程中用探针及吸管时要特别注意.子宫穿孔后用米非司酮加米索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1月我院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388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388例患者共计完成700项宫、腹腔镜手术操作.输卵管性不孕204例,其中输卵管梗阻127例,疏通106例,失败21例,成功率83.46%;输卵管积水77例,经腹腔镜造口,成功率100%.术后妊娠率23.5%(43/183).宫腔病变与盆腔病变并存患者182例,手术种类包括子宫纵隔切开18例,宫腔粘连分离21例,粘膜下肌瘤切除4例,子宫肌瘤剔除34例,卵巢囊肿剔除42例,多囊卵巢打孔96例,盆腔内膜异位灶电凝16例.术后妊娠分娩60例,自然流产8例,妊娠率37.4%.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只需一次操作,可同时治疗宫腔、输卵管和盆腔内病变.腹腔镜监护下进行宫腔镜手术,可预防手术过程中的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两种微创手术联合应用是治疗不孕症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抗原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筛选cDNA文库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构建20.8?kDa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抗原(CSTA20.8)重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进行筛选,通过NCBI和ExPasy网站的Blast程序进行序列比对,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应用Motifscan、NCBI Conserved Domain Search等程序对其进行结构域分析.将所发现的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抗原基因编码区定向克隆到原核及真核表达载体PGEX-4T-1和PcDNA3上,构建的PGEX-4T-1-CSTA20.8、PcDNA3-CSTA20.8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发现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抗原基因,完整阅读框含555个碱基,编码18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0.8kDa,理论pI为4.33.序列分析表明,华支睾吸虫CSTA20.8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CSTA20.8具有完整的钙结合蛋白保守功能域.所构建的重组原核和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与目标基因相符.结论发现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抗原基因,并成功构建原核和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