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4篇
  免费   1044篇
  国内免费   168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66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127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645篇
内科学   38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972篇
特种医学   6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600篇
综合类   7195篇
预防医学   65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144篇
  12篇
中国医学   371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697篇
  2015年   780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1105篇
  2012年   1546篇
  2011年   1620篇
  2010年   1582篇
  2009年   1534篇
  2008年   1638篇
  2007年   1583篇
  2006年   1608篇
  2005年   1891篇
  2004年   1633篇
  2003年   1240篇
  2002年   1104篇
  2001年   1076篇
  2000年   915篇
  1999年   833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487篇
  1996年   473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血流动力学的观察王宝涵一、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1992年8月至1994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32例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60~87岁,平均69.5岁,符合1986年全国第三次...  相似文献   
72.
我院自1984年至1986年采用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对其中12例进行了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8~41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2.5年.主要症状:12例均有一侧肢体活动不灵  相似文献   
7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经颅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查,其中41例异常率为60.3%,高血流速度型异常病例30例(44.1%),其中25例(36.8%)表现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TIA患者中颅底大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比较多且重。  相似文献   
74.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原则的商榷杨露春以往临床对于中风的诊断往往将急性起病,病情重笃的中风定为脑出血,对于起病稍.缓,相对病情较轻者则首先考虑为脑血栓形成,至于治疗往往采取既不对出血也不对缺血的所谓"中性治疗",实际上当时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但自8...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兔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利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前体物质L-精氨酸和NOS抑制剂L-NNA研究NO对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梗塞的影响。NZW兔42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计对照组、假手术组、MCAO组、MCAO+NS组、MCAO+L-Arg组、MCAO+D-Arg组及MCAO+L-Arg+L-NNA组。结果提示:与单纯MCAO组比较,L-Arg组的脑组织H_2O、Na~+、Ca~(2+)含量明显下降(P<0.01),脑梗塞灶亦明显缩小(P<0.01)。从而显示L-Arg系通过产生NO促使血管舒张而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塞灶,为临床改进脑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文章采用适宜的神经保护剂,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损伤后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此法可以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呆Ⅰ号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l-2和bax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结果发现:前脑缺血再灌注3~7 d bcl-2表达呈强阳性.再灌注7~10 d bax表达呈强阳性.用药组bcl-2和bax的表达较模型组均减弱.而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bcl-2和bax的表达.且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l-2和bax的强弱与神经细胞的存亡有关.本实验提示: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l-2和bax呈动态变化,抗呆Ⅰ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内皮素拮抗剂BQ-123对缺血再灌流后脑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Pusinelli的四血管阻断法(4VO)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在再灌流后30分钟给予BQ-123(50μg/1μg,icv)。结果 BQ-123能增加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数,行为实验表明BQ-123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提高。结论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引起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9.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几个脑区在不同时间的LPO,SOD,GSH…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四血管阻断方法制成Wistar大鼠全因10分钟再灌流模型。分别于再灌流7天内对新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和小脑等五个脑区的LPO、SOD、GSH-Px含量进行测定。LPO在各脑区于再灌流后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第5天基本降至对照组水平。SOD在6小时内迅速降至最低水平,然后逐渐回升,但在第7天时仍低于对照水平,GSH-Px在各脑区均呈双时相改变,先降后升,然后再逐渐下降,在第7天时略低  相似文献   
80.
深低温停循环有利于复杂心血管畸形的纠治,但有关其术后脑部并发症的报道近年来也渐增多。本文对脑损伤发生的机制与脑保护的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