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177篇
  免费   11982篇
  国内免费   6907篇
耳鼻咽喉   2772篇
儿科学   2132篇
妇产科学   2142篇
基础医学   6298篇
口腔科学   1271篇
临床医学   51184篇
内科学   18056篇
皮肤病学   2067篇
神经病学   3769篇
特种医学   99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4篇
外科学   45203篇
综合类   97044篇
预防医学   17439篇
眼科学   4182篇
药学   37900篇
  655篇
中国医学   35747篇
肿瘤学   5122篇
  2024年   1803篇
  2023年   7183篇
  2022年   5827篇
  2021年   7712篇
  2020年   7861篇
  2019年   8295篇
  2018年   3654篇
  2017年   6930篇
  2016年   7641篇
  2015年   8659篇
  2014年   16331篇
  2013年   16275篇
  2012年   20371篇
  2011年   21916篇
  2010年   20498篇
  2009年   19646篇
  2008年   20241篇
  2007年   18481篇
  2006年   16574篇
  2005年   16512篇
  2004年   14914篇
  2003年   14010篇
  2002年   11023篇
  2001年   9742篇
  2000年   7226篇
  1999年   5679篇
  1998年   5139篇
  1997年   4581篇
  1996年   4716篇
  1995年   3720篇
  1994年   2867篇
  1993年   1646篇
  1992年   1380篇
  1991年   1147篇
  1990年   959篇
  1989年   1012篇
  1988年   269篇
  1987年   200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92.
93.
狼疮抗凝物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检测狼疮抗凝物,对治疗方案抉择和疗效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相关文献对狼疮抗凝物检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为加深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治和管理,现就有关流行病学、检测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价值和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封包;三维正脊;骶管注射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频彩超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2011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期间共收治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98例,另取健康患者98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断方式进行科学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MT 明显增厚,且患者的各型斑块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即 P <0.05。结论:高频彩超是临床中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首选方式,其具有检出率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可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正>食管异物是医院急诊科较常见的急性消化道疾病,其中以颈段食管最常见,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大多采用食管镜取出或手术治疗。尽早明确有无异物是诊断的关键,如有异物应尽早明确异物性质、部位对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传统检查手段为食管钡餐造影,但其诊断效果并不理想,有易漏诊、难直接准确显示异物形态和周围有无并发症等缺点,还可能导致二次伤害[1,2]。文献[3,4]报道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相似文献   
98.
99.
探讨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95%CI为0.04~0.82;P=0.027)和糖尿病(OR=4.32,95%CI为1.05~17.81;P=0.043)为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