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18篇
  免费   3898篇
  国内免费   1825篇
耳鼻咽喉   398篇
儿科学   340篇
妇产科学   461篇
基础医学   1869篇
口腔科学   325篇
临床医学   20868篇
内科学   8526篇
皮肤病学   524篇
神经病学   1149篇
特种医学   38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9859篇
综合类   33911篇
预防医学   6210篇
眼科学   998篇
药学   14846篇
  285篇
中国医学   11059篇
肿瘤学   1320篇
  2024年   660篇
  2023年   2480篇
  2022年   1966篇
  2021年   2788篇
  2020年   2900篇
  2019年   2993篇
  2018年   1291篇
  2017年   2469篇
  2016年   2750篇
  2015年   3090篇
  2014年   5691篇
  2013年   5668篇
  2012年   7216篇
  2011年   7755篇
  2010年   7006篇
  2009年   6780篇
  2008年   7397篇
  2007年   6555篇
  2006年   5901篇
  2005年   6118篇
  2004年   5153篇
  2003年   4572篇
  2002年   3623篇
  2001年   3003篇
  2000年   2082篇
  1999年   1568篇
  1998年   1457篇
  1997年   1233篇
  1996年   1192篇
  1995年   927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7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予以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观察组治疗后AC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PCT、CRP、Hcy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稍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均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而接受低分子量肝素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75.
76.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开展相对较晚,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对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现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不断重视,PPVI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欧美国家已在临床成熟应用PPVI,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而言其具有微创、可重复性、术后疗效好等优点。现对PPVI在肺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探讨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60例在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予导乐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分娩镇痛。观察比较两组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产妇满意度、新生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与镇痛前比较,观察组镇痛后各时间段VA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镇痛可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正>超前镇痛是指外科手术切皮之前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措施以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产生及传递,由此显著降低术中痛和预防术后痛[1]。超前镇痛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门诊局麻手术及住院的各种手术中。世界卫生组织将不育症定义为:夫妻不采取避孕措施而又有正常的性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 称为男性不育症[2]。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目前睾丸活检是其组织学诊断、分类、病因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3]。而睾丸是男性隐蔽而且对疼痛  相似文献   
80.
王璐 《中外医疗》2016,(1):39-41
目的 研究敷料更换的不同次数对穿刺引流术后穿刺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位进行穿刺引流术的患者分为两组,50例为A组,50例为B组. 为A组患者1周更换1次敷料,B组患者1周更换2次敷料. 对两组患者穿刺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A组患者穿刺口感染的几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病原菌定植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穿刺引流术后的患者1周更换1次敷料比较合理,既能降低患者术后穿刺口感染的几率,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要注意在敷料发生松动或者潮湿时也要及时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