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06篇
  免费   1964篇
  国内免费   2008篇
耳鼻咽喉   231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168篇
基础医学   3337篇
口腔科学   1128篇
临床医学   3933篇
内科学   1974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666篇
特种医学   1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2068篇
综合类   10004篇
预防医学   4921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6057篇
  19篇
中国医学   3304篇
肿瘤学   724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040篇
  2022年   816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785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051篇
  2014年   1662篇
  2013年   1750篇
  2012年   2249篇
  2011年   2440篇
  2010年   2035篇
  2009年   2216篇
  2008年   3370篇
  2007年   2631篇
  2006年   2188篇
  2005年   2538篇
  2004年   1638篇
  2003年   1612篇
  2002年   1200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732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469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纳米微粒与普通剂型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差别。方法 对照组为不加药物的细胞,实验组为3μmol/L纳米微粒和普通剂型的As2O3,干预体外培养的兔VSMC细胞72h,进行四唑氮盐(MTT)染色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DNA,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将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μmol/L纳米剂型的As2O3,干预细胞,细胞数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而普通剂型干预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较纳米剂型弱。24h时,对照组、3μmol/L普通剂型组与纳米组,A值分别为0.68±0.10、0.58±0.12、0.33±0.12,48h时分别为0.79±0.11、0.48±0.14、0.28±0.11,72h时分别为0.96±0.13、0.34±0.15、0.20士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Ⅳ值分别为10.934、15.039、15.539,P值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剂型As2O3、普通剂型As2O3干预及对照组的细胞干预48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97%、58.54%、74.02%,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6.89%、11.27%、11.20%,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56%、23.60%、12.46%,坏死细胞分别为11.58%、6.59%、2.32%。DNA电泳,As2O3干预细胞,可见凋亡梯形条带,部分细胞坏死,呈模糊的无间隔片状条带。纳米剂型药物作用的细胞DNA条带,梯形条带更多、更模糊。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且纳米剂型As2O3较普通剂型的As2O3,对细胞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纳米锶磷灰石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评价其生物安全性,为将其应用于骨折临床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纳米锶磷灰石浸提液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体外共培养2d、4d、7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计算细胞相对增殖度,用六级毒性分类法进行评级。结果培养期细胞贴壁生长,形态良好,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细胞大量增殖,毒级为0~1级。相同时间点不同浓度的纳米锶磷灰石浸提液的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初步证实纳米锶磷灰石具有人体应用的生物安全基础,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3.
轴流式强制内循环表面更新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轴流式强制内循环表面更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结果表明该设备可用于生产超低挥发分产品,工艺流程简单、设备结构简单、投资省,操作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04.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构建木聚糖酶进化树,研究了两个家族的分子进化,发现它们进化模式有差别,F/10家族木聚糖酶在进化时间上较早,功能分化不太完全,具有部分糖苷酶属性,在分解产物中含有较多单糖;而G/11家族木聚糖酶在进化时间则相对较近,多在真菌中出现,功能分化较为完全,很少含有糖苷酶的属性,分解产物中低聚寡糖成分较多.F/10木聚糖酶分子进化显示出生物进化来源于高温环境,热稳定性比G/11木聚糖酶高,这与它们三维结构的不同有关.所以,木聚糖酶的进化方向是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和底物特异性的进一步增加,这个结果对木聚糖酶的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液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 arthritis OA)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发生率持续上升,已高达8.3%[1],许多学者认为该病是关节软骨退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包括滑膜、关节及其它结构多层次的慢性炎症[2],因此本病不仅作为医学攻关课题,也成为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6.
用RT-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E基因核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建立检测登革2型病毒E基因的方法。方法:分别抽提登革2型病毒NGC株和从登革出血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得到的2型登革热病毒(DV)核酸(RNA),合成CD-NA第一链,经过RT-PCR得到cDNA产物,用Hinf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通过RT-PCR检测登革2型病毒核酸。结论:登革2型病毒E基因核酸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快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宋涛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859-862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少见的,以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由Parry首先于1825年报道,Romberg在1846年又详细描述了此病的典型特征,故又称Parry—Romberg综合征或Romberg病。1871年Enlenburg提出了进行性颜面萎缩征(Progressire facial hemiatrophy,PFHA)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08.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结构之一,其近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缘,远端呈扁平状附着于胫骨隆突的前内上。前交叉韧带的长度为31~38mm,平均宽度为11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以及辅助内外旋运动和防止胫骨过度后移等作用参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在运动和非运动性损伤中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09.
于甫  杨川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112-1112
唇的外形和色泽既是面部表情的关键所在,又是社交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外形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乃至生活质量。因此,及时的修复唇缺损,恢复其形态结构及功能十分重要。临床上常遇到创伤、肿物切除及瘢痕切除后形成的下唇部分缺损,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邻近组织瓣进行下唇部分缺损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处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所见的96例胆囊三角结构区变异的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全组完成LC89例,中转7例。中转者包括Mifizzi综合征Ⅰ型1例;Ⅱ型2例;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入过低者1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后壁1例;胆囊管与左右肝管共同汇入胆总管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用一侧壁,并行约2cm1例。结论:重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处理,有助于提高LC的成功率,减少LC并发症。但对结构辨不清或分离极为困难的病例,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