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7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4146篇
内科学   545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01篇
综合类   5985篇
预防医学   4242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835篇
  11篇
中国医学   6441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1279篇
  2013年   1210篇
  2012年   1436篇
  2011年   1706篇
  2010年   1649篇
  2009年   1674篇
  2008年   1734篇
  2007年   1612篇
  2006年   1355篇
  2005年   1424篇
  2004年   1262篇
  2003年   1186篇
  2002年   913篇
  2001年   848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华  孙自学  门波 《中成药》2020,(4):904-908
目的研究清营汤加减联合寿胎灌肠汤对特发性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观察组给予清营汤加减联合寿胎灌肠汤,疗程60 d。检测临床疗效、精子形态学、精子活力、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精浆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Ig A)、VEGF、MMP-3、MMP-9、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子形态学较对照组改善(P<0.05),精子活力、CD^3+、CD^4+、CD^4+/CD^8+、精浆免疫功能指标、MMP-3、MMP-9升高(P<0.05),CD^8+、VEGF、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清营汤加减联合寿胎灌肠汤可有效改善特发性畸形精子症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流变学、下肢周径和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为22.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两组患者下肢周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粘度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变,缓解肢体肿胀,预防DVT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布南色林原料药中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3种遗传毒性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以甲磺酸丁酯为内标,按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柱温为40℃,维持3 min,升温速率为30℃·min-1,终止温度15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为110℃;载气(He)流速为0.6 mL·min-1;进样量为1 mL;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1。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EI),扫描方式为选择性离子检测;离子源温度为200℃;接口温度为150℃;电子能量为70 eV;溶剂延迟1 min。结果:3种杂质成分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2.0;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025~3.0 μg·mL-1r ≥ 0.998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40%~101.40%(RSD为3.2%,n=9)、92.80%~99.70%(RSD为2.5%,n=9)和96.30%~100.75%(RSD为1.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迅速,可用于布南色林原料药中3种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肛窦炎应用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的72例肛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症状(放射痛、指诊症状及镜检症状)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窦炎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靳桐  杜易芳 《四川中医》2020,38(8):121-124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联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s-CRP、GSH-Px和AOPP的影响。方法:收集12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支持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同时予服加味黄芪建中汤,两组均治疗7d,比较治疗7d后两组患者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血象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及7日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8%(P0.05);观察组的各项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TNF-α、IL-8、IL-6、hs-CRP、AOPP均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GSH-Px和SOD均较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为18.0%,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37.7%(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善更优,且安全性更好,值得在西医支持疗法基础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成人的小肠一般长7米,占消化道总长度的2/5,分布盘曲相互重叠,此外小肠不如胃及结肠都可以用内窥镜来作检查。小肠有无病变,主要有赖于X线,但常规钡餐检查并不理想,因小肠内有许多液体,如胃液,胰液及胆汁液等。检查时间稍长,既会使钡剂产生絮凝现象,服钡“追踪随访”检查法,一般要3—6小时才能达到回盲部。因此,这种检查方法既浪费时间,确诊率也低。早在1929年就有人提出用专管插入十二指肠注入钡剂作小肠X线检查。但因当时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一工作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1967年有人对导管进行了改进,利用导丝引导,能将导管很容易的送入十二指肠内。1974年发表了十二指肠插入小肠的X线报告后小肠钡剂灌肠检查的优点才得以确论而逐步推广应用。我们医院1999年开展此项工作,以下将检查方法和步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乔芳 《当代护士》2006,(1):35-36
目的寻求小儿保留灌肠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小儿硅胶胃管保留灌肠87例,传统肛管保留灌肠56例,对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O.05。结果小儿硅胶胃管保留灌肠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80/87),不适感发生率83.9%(73/87),且以轻度为主(88.3%);传统肛管组分别为62.5%(35/56)和100%(56/56),不适感以中、重度为主(78.6%)。结论应用小儿硅胶胃管保留灌肠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并发症少,是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保留灌肠液量与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华 《吉林医学》2006,27(12):1500-1500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保留灌肠液量的探索,进一步明确各种疾病的婴幼儿灌肠液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非腹泻患儿及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3组,非腹泻组为A、B、C3组。液量:A组<10ml,B组15 ̄20ml,C组30 ̄50ml;腹泻组分为Ⅰ、Ⅱ、Ⅲ组,液量分别对应非腹泻组A、B、C3组。结果:非腹泻B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B组;腹泻Ⅰ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Ⅱ、Ⅲ组。结论:非腹泻患儿保留灌肠液量以15 ̄20ml为宜,腹泻患儿则以<10ml为宜。  相似文献   
20.
房山区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空气消毒质量,对270所医疗单位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进行了监测。结果,本辖区医疗单位空气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61.1%。一级医院及社区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5.5%和87.5%;注射室、治疗室合格率高于普通诊室;春季空气合格率为76.3%,夏季为40.3%。结论,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普遍偏低,需要加强消毒管理,改进消毒设备及方法,提高空气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