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11篇
  免费   10042篇
  国内免费   3276篇
耳鼻咽喉   542篇
儿科学   967篇
妇产科学   546篇
基础医学   4412篇
口腔科学   691篇
临床医学   42221篇
内科学   8794篇
皮肤病学   234篇
神经病学   5274篇
特种医学   265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10769篇
综合类   49794篇
预防医学   9490篇
眼科学   2220篇
药学   18494篇
  289篇
中国医学   5630篇
肿瘤学   2696篇
  2024年   1438篇
  2023年   4549篇
  2022年   4539篇
  2021年   5472篇
  2020年   5514篇
  2019年   5204篇
  2018年   2713篇
  2017年   4760篇
  2016年   5585篇
  2015年   5868篇
  2014年   9786篇
  2013年   9710篇
  2012年   12358篇
  2011年   13298篇
  2010年   12016篇
  2009年   11558篇
  2008年   11547篇
  2007年   10188篇
  2006年   9293篇
  2005年   8911篇
  2004年   6984篇
  2003年   5838篇
  2002年   4600篇
  2001年   3800篇
  2000年   2797篇
  1999年   2204篇
  1998年   1905篇
  1997年   1665篇
  1996年   1437篇
  1995年   1107篇
  1994年   872篇
  1993年   540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354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9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技术所获得的参数及减影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50例,共计58个病灶。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LASH)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早期增强率,增强后病灶形态学特征及间接征象,于3D减影最大强度投影(MIP)图计数肿瘤血管数目。结果50例58个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32个,良性26个。良性病变中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57.7%为单向型,38.5%为平台型。恶性病变中71.9%为流出型。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65,P<0.05)。良性肿瘤中95%边缘光滑,55%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中93.8%的形态不规则,78.1%有毛刺和分叶,81.3%不均匀强化。良、恶性肿瘤的形态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5,P<0.05)。良性病变中73.1%无肿瘤血管:恶性病变中68.8%有多支肿瘤血管,良、恶性病变肿瘤血管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88,P<0.05)。结论乳腺增强MRI及减影成像能够提供清晰、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反映了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两者的结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CT及MRI检查对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IH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确诊的IHP患者头颅CT(16/16)和MRI(3/16)表现,观察病变的范围和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IHP颅内主要表现为多发钙化性病变,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CT值114~373HU,在MRT1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双侧尾状核、苍白球、壳核及丘脑的对称性、条形或团块状钙化16例;双侧额、颞、顶、枕叶皮层下钙化10例;小脑齿状核钙化6例(双侧4例,单侧2例);侧脑室旁钙化2例。结论CT和MR对IHP的诊断非常重要,其中CT对病变的显示优于MR,与临床结果结合,对IHP具有定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弥散张量成像(d iffusion tensor,DTI)及血氧依赖水平磁共振成像(b 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技术的日臻完善,在活体状态下显示活动的皮质区并无创跟踪脑内白质纤维,反映解剖连通性已成为可能。本文就功能磁共振BOLD、DTI联  相似文献   
995.
白血病患儿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儿留置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影响。方法通过口头讲解、示范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长为396d,最短7d,平均留置时间为138d;伤口无红肿、出血、疼痛或敷料松脱。结论对留置PICC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5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从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与其它病人化疗护理的不同。首先针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注意患儿静脉血管的保护;加强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心血管呼吸系统的监测及减轻肾脏毒性等一系列化疗后毒性反应的监护及处理。  相似文献   
997.
MSCT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对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为显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其中6例(33.33%)中心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肺内段和纵隔段)和血管直径等。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最佳。结论: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彩色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新方法及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3年 7月对 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其中 4例入院时出现肺栓塞 )患者在彩色超声引导下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其中 15例在滤器置入术后立即实施下肢深静脉取栓术 ,另外 15例行保守治疗。结果本组 30例均获成功 ,经 1~ 14个月平均 6个月的随访 ,除 1例出现滤器闭塞外 ,余无任何并发症及肺栓塞的发生 ,曾出现肺栓塞者滤器置入后未再发生肺栓塞。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Vogl  TJ  Herzog  C  Zangos  S  关键 《放射学实践》2007,22(7):704-704
目的:评价经肺动脉化疗栓塞(transpulmonary chemoembolization,TPCE)作为全身性姑息治疗用于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肺肿瘤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5年,17例原发性肺肿瘤患者(男14例,女3例,平均64.5岁)接受了2~8个疗程(平均3.6个疗程)的TAPE治疗。全部患者中,腺癌6例,胸膜间皮瘤2例,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及非小细胞癌7例。经股静脉穿刺,选择性插管至肿瘤的供血肺动脉,在球囊保护下,  相似文献   
1000.
磁敏感成像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敏感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够清楚显示出颅内小静脉及出血。主要介绍磁敏感成像的原理以及在诊断颅内血管畸形、出血、脑肿瘤、脑功能成像和某些神经变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